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成不变的天气报告

(2012-04-16 12:08:10)
标签:

杂谈

 

普遍香港人也有同一习惯: 起床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开启电视, 惯性地听听天气报告, 留意当下及预测的温度, 然后决定穿什么、带不带雨伞。但相信大家也会认同, 那些「预测」其实很不靠谱, 最经常听到的是: 「短暂时间有阳光, 亦会有几阵骤雨」, 即是「可能出太阳」又「可能会落雨」。晕了。

 

虽说天有不测之风云,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我们都希望收到的讯息是精而准的。要我们「估估下」或「听左等于无听」, 那还发放来作甚么?  正如电台每朝也公式地报告「空气污染指数」, 几乎每天都是读同一句: 「一般监测站中等至偏高, 路边监测站偏高至甚高」。请问「一般」和「路边」等于甚么? 住在旺角算是「一般」还是「路边」? 「中等至甚高」是可以接受还是不可接受? 还是等于「可接受和不能接受之间」? 说穿了, 除了非常特殊的「沙尘暴」外, 这段在黄金时间内发放的讯息全都是废话, 我们亦根本不会留意。(再者, 若然真的是沙尘暴来袭的话, 新闻亦一定会报导,何需听那段报导呢?)

 

留意一下外国或内地的天气报告, 一般都详尽得多, 至少会说说下雨机率、分区气温、解构气候现象等。香港天文台常说花了多少钱,增置了甚么先进设备, 令预测更准确, 但为何天气报告依然是三十年前那格式? 有趣的是, 其实我们都可以在天文台的网站及手机apps, 找到更多有意思的天气信息, 那么, 为何电台和电视台仍然只会朗读那张由天文台传真过来、非常「流」的「天气概况」? 究竟是谁一成不变? 要说香港的天气报告,实在还有很多, 明天续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拯救的大門
后一篇:再談天氣報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