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变的天气报告
(2012-04-16 12:08:10)
标签:
杂谈 |
普遍香港人也有同一习惯: 起床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开启电视, 惯性地听听天气报告, 留意当下及预测的温度, 然后决定穿什么、带不带雨伞。但相信大家也会认同, 那些「预测」其实很不靠谱, 最经常听到的是: 「短暂时间有阳光, 亦会有几阵骤雨」, 即是「可能出太阳」又「可能会落雨」。晕了。
虽说天有不测之风云,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我们都希望收到的讯息是精而准的。要我们「估估下」或「听左等于无听」, 那还发放来作甚么?
留意一下外国或内地的天气报告, 一般都详尽得多, 至少会说说下雨机率、分区气温、解构气候现象等。香港天文台常说花了多少钱,增置了甚么先进设备, 令预测更准确, 但为何天气报告依然是三十年前那格式? 有趣的是, 其实我们都可以在天文台的网站及手机apps内, 找到更多有意思的天气信息, 那么, 为何电台和电视台仍然只会朗读那张由天文台传真过来、非常「流」的「天气概况」? 究竟是谁一成不变? 要说香港的天气报告,实在还有很多, 明天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