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排长龙

(2012-04-13 13:19:30)
标签:

杂谈

 排长龙

排长龙

复活节假期,与一众好友到「水乡」大澳游览。平日宁静悠闲的水乡,这天人山人海,各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比巿区更热闹。到了黄昏时份, 预备乘车离开,谁知道一到巴士站,立即吓了一跳。站前人龙大打蛇饼,见首不见尾,保守估计,最少有四、五百人。站前的告示牌写着:「每15分钟一班」, 笔者心想: 每部车只能载50, 那么, 我们岂不是至少要等两小时?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 巴士公司不知从哪里临时调来无数巴士, 班次不再是「每15分钟一班」, 而是一班接一班。站前有一位员工点算乘客人数, 一够50人便分流至站头的另一端, 让两班车的乘客可以同时登车, 令人龙迅速消化。

 

排队的人龙亦秩序井然。那里没有「铁马」, 亦没有工作人员或警察在场指导龙尾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但一众港人却排得秩序井然, 没人打尖, 也没人埋怨, 打机的打机, 说笑的说笑。旅行嘛! 本来就该欢天喜地。

 

很出奇吗? 在香港这个高效率的城巿,当然一点也不奇, 但如此情况在外国却并非必然。若然在欧美国家的话, 员工们管他站前有一千人还是一万人, 总之班次时间死不更改, 加班绝无可能; 如果尾班车不能消化所有人龙, 他们亦顶多向你耸耸肩, 准时收工, 不会理你的死活。若然在「强国」呢? 又是另一回事: 龙尾有人争先恐后, 龙头有人插队打架, 期间还不断有「泥鳅车」司机过来「兜客」, 场面一遍混乱,至于误点及超载,更不在话下。

 

那一天, 我们只等了50分钟便顺利登车, 大家都对香港人的自律与应变能力赞叹不已。亦相信, 能揉合西方人的秩序与东方人的灵活变通的, 只此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己吓自己
后一篇:短訊惹的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