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统计署上月发表的「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概览」显示,图书馆的外借图书数字下降了3%,而且是连续两年下降。此数字一点也不令人惊奇,反而是出乎意料的少。
究其原由,政府认为是因为到图书馆的人增多,市民宁可在馆内阅读;教育界人士则认为是电子阅读愈趋流行所至,请恕笔者两方面也不敢认同。笔者是图书馆的常客,馆内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但多数的人都是在图书馆内做功课、温习、办工、休息,还有拍拖等,真正阅读的人只占少数。;那些「多媒体电脑」,不是用来看昨晚的无线剧集,就是用来YouTube、Facebook,看股票走势等;全馆最墟冚的,永远是「报章及期刊图书馆」,因为有免费报章杂志提供,还可以「叹冷气」。至于一般的图书架,除了个别特别受欢迎的品种如小说、旅游书等之外,大部份时间都是人流稀疏的。
再论电子阅读。香港的确有许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用来玩游戏的多,作阅读的极少。电子书或许在外国已成气候,可惜在香港,似乎还有漫漫长路。其实,大家也无谓自欺欺人了,借书人少,就是因为阅读的人减少。今时今日,在街上阅读书籍的人已经很少,阅读「硬皮」公共图书的更少。特首曾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曾声言会在港铁车站加添还书箱,结果一年后还未成事,但如果不是传媒踢爆的话,相信不会有人发现他「交了白卷」,因为根本没有人会留意和在乎。
听说,沙漠只会扩张,不会缩小。这片早已惯了被称为「文化沙漠」之地,情况亦不例外,这亦是最值得我们担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