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金一课

(2012-01-21 13:38:23)
标签:

教育

 

电梯内遇见邻居, 是个妈妈带着大约五、六歳的儿子外出。儿子身穿名牌运动服,手中拿着一柄乒乓球拍(是「蝴蝶牌」的「横板」)。笔者意图跟那小朋友搭讪:「去打乒乓球么?」他却没半点表情和反应,妈妈遂答道:「去学打啊!」我又再随口追问:「要多少钱一堂?」她提高了声线:「每小时八百元。」我立时瞪大双眼:「八百元?!是国家队成员教么?」电梯内顿时一片死寂。

我也略懂乒乓球, 但从来没有跟甚么教练学过。中一那年, 班里突然掀起一股「乒乓热」, 每到小息或午饭, 同学们便第一时间飞奔到操场上「霸台」。与大部份学校一样, 球桌和球赛都是由某几位同学「操控」, 他们通常(自以为)技术较佳, 或拥有「私伙网」。对, 乒乓桌需要有「网」才能成事, 所以能买得起的人, 自然就能拥有球桌的话事权。

 

于是一班乌合之众, 每天就为着「猜台」而球来球往, 时常会听到「上旋」、「下旋」, 「食犀」等术语。有趣的是, 那班「操控者」可以自订球例, 甚么「旧例」、「新例」、「新旧例」, 连「荷兰例」也有, 但从来不会有人质疑这些例的可信性, 总之大家都非常投入。没有「教练」, 技术当然进步不大, 但我们玩得毫无压力,人人乐在其中。 游戏嘛, 当然快乐再重要!

 

回到电梯那对母子。那妈妈突然说:「不过他上完这一课便不再学了,他会转学西洋剑。」我惊讶:「西洋剑?」她说:「乒乓球越来越多人学了,反而西洋剑少人学,这才够「型」!」

 

终于明白为何她的儿子一直木无表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送旧
后一篇:大除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