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公与细声虫
(2011-12-12 10:41:15)
标签:
杂谈 |
看特首闹剧,有如看「低B」的教育节目,第一集教香港人如何分辨猪、狼、狗、熊猫等动物;第二集解释何谓「好人」、「奸人」、「蠢人」及「儍仔」;来到第三集,我们开始要学习待人接物的态度,例如,发问时应该是「大声」还是「细声」?
的确,这一代孩童,很多都不懂控制他们说话时的音量,当中大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大声公」,无论是上堂发问,还是在高贵严肃的场合,他们也只会放声大叫,对所有人都用一种命令式的语气,认为你必须回答他的问题,必须处理他的要求,而他却没有必要对你礼貌。这类孩子,家中通常有(数名)外佣及司机服侍,平时惯了呼呼喝喝,到了外面,仍然以为自己是王子和公主。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日常对着酒楼的服务员、服务店的售货员、学校的老师、以及自己的伴侣等,都是一律声大夹恶,在旁的孩子一于有样学样,以为那就是正确的待人之道。
相反,另一类孩子是「细声虫」,说话时极端阴声细气,好像大声一点也会弄爆双肺;要他们说一句话,比跑十个圈更困难。他们对所有事情的反应都是奇低,无论是有人发问,或是身边发生事故,他们的面上仍然是同一个表情
– 呆。此现象,近年更有越来越普遍及年轻化的趋势。
问题虽然令人忧虑,但说到底,这都与家教、个人修养有关的事,各位达官贵人及传媒亦毋须用你们宝贵的光阴去指导我们处世之道。别忘记,现在是选特首,不是制作教育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