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渡轮上

标签:
杂谈 |

每一次横渡维多利亚港的时候,总是十分感恩。香港虽然挤拥和嘈吵,但庆幸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海港,两旁有璀璨的景色,还有可爱的天星小轮,让我们可以逃离闹巿,放松平静。在海上起起伏伏,就像躺在一个大摇篮里,摇篮的四周就是维港两岸。有时,觉得那十分钟的航程实在太短,这样的摇篮,躺一世也愿意。
与电台拍档一起访问天星小轮的船长和水手。原来我们见惯了的小轮,也有不少「冷知识」。例如,那些维系渡轮和码头之间的大麻绳,原来每条只会用一个月左右,无论是抛缆、接缆、绕圈、或是收缆后那个「打蛇饼」的工序,皆十分严谨,而且是每名水手考试时必考的课题。
船长说,每天穿梭于维港两岸,在海上见证着香港的变迁。他目睹IFC如何从水平线上冒起,直到耸立在中环,后来对岸又竖立起ICC,变成「双柱擎天」。他看着红磡航线结业,无奈地跟天天相见的街坊讲再见,亦见证着天星码头不断「外移」。他说,今天的航线比从前的更难驾驶,因为海港窄了,但来往的船只依然那么多,而且,码头的新址有如在海中心,水流比从前湍急得多,要泊岸,便更考功夫。
访问过后,笔者乘着渡轮往湾仔方向而去,看见港岛岸边出现了无数吊臂和运沙船,这个海港,又要再一次「整容」了。有些事情是不能回头的,尤其是破坏了的东西。这个碧蓝的海港,还有那些青绿的渡轮,都是我们很宝贵的资产,希望大家会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