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
(2011-10-22 13:55:31)
标签:
美食 |
凉茶铺门外挂了一个很大的招牌: 「国家秘方」, 所指的原来是该店的龟苓膏。遂问那大婶: 「「秘方」即是甚么成份?」那大婶有点愕然: 「秘方就是秘方吧! 怎能告诉你知!」笔者向大婶解释, 由于本人对部份西药有过敏反应, 所以要问清楚才敢放心食用。那大婶似乎很不耐烦: 「都说秘方嘛! 龟苓膏, 当然会有龟啦!」
中国人最喜欢用「秘方」二字来强调该药物和食物之「劲」, 从前见得最多的是「祖传秘方」及「家传秘方」;到了今天, 或许是祖国崛起, 很多「祖传级」都忽然成了「国家级」, 有些店号, 还清楚列明是国家「xx号」配方。然而, 是国家哪个部门认可的配方? 那部门又可靠吗? 他们审批所谓的「国家秘方」是以甚么为准则? 「秘方」二字背后,其实隐藏了很多问号,但一般消费者很少会深究, 或根本无从得知。
所以, 一直怀疑, 以「秘方」作招徕, 究竟是帮忙, 还是帮倒忙? 中国人想象力特别丰富, 又特别喜欢创新, 我们怎知道不是有人用了甚么闻所未闻的化学品, 来研发出味道与真正的龟苓膏一样的「秘方」? 你越故作神秘, 我们越心慌慌
或许会有人争辩: 「外国的汽水配方, 不也是「秘方」, 不会公开吗? 」问题就在于, 他们的全球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每年营业额以亿美元计, 他的「秘方」, 就是他成功的秘密, 是他的「生命之源」, 但坊间大部份的「秘方」, 只是自我吹嘘, 怎能一概而论? 在一个文明的国度, 「秘方」或许是价值连城的商业秘密; 但在一个不文明, 又低透明度的地方, 「秘方」可能只是一种掩饰。自称「秘方」反而更令消费者却步。那一天, 我还是点了五花茶, 虽然也不知道是甚么成份, 但至少没有「秘方」二字那样可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