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伟恒
刘伟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91
  • 关注人气:1,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负正得负

(2011-08-01 11:30:10)
标签:

杂谈

 

某年的小学算术课上, 老师开始教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其中一个公式是「负正得负」。小孩子思想简单, 很直接地便会不喜欢「负」, 所以听到「负正得负」, 心理有点不悦, 便举手问: 「为何一定是「负」嬴了「正」? 」老师有点愕然, 遂说了一大堆深奥的数学原理来, 笔者当然听不明白, 只是一直替「正」不值。

 

长大了, 开始明白到这条不甚喜欢的数学规则, 原来亦可引用到现实中。如果黑色是「负」, 白色是「正」, 两色双遇, 终归会变成黑()。无论你做了几多件好事(), 只要犯过一次过失(), 你的一生便可能便从此毁掉(), 人们亦只会记得你的过犯()。心中有几多正能量(), 都不及一个邪念的威力强大(), 可以迅间引导你犯罪()

 

有次看见一对情侣吵架, 男方是始作俑者, 一开始便无理取闹, 女友本来还挺镇定, 意图跟他讲道理, 希望能说服他。岂料, 男友越听越失控, 出言越发凶恨, 女方终于也忍受不住挑衅, 出言反击, 两人齐齐失控, 吵得天昏地暗。所以, 别以为真理可以平伏一个情绪波动的人, 因为「负正得负」, 理性()始终不能胜过感性()

 

上星期在某餐馆用膳时, 被头顶强劲的空调吹了几分钟, 打了几个喷嚏, 就这样便患上感冒。笔者不忿的跟医生说: 「我时常做运动, 生活也相当检点, 为何仍然那么易生病? 」医生笑说: 「关键是你让病毒有机可乘。」他又说: 「即使你每天吃多少保健产品, 都不可能弥补那一小点「三聚氰铵」或「塑化剂」对身体的祸害, 对吗? 所以, 最好是与病和毒隔绝, 因为我们始终敌不过它们。」笔者勉强地点头, 虽然仍然觉得很不公平, 但似乎这就是真理, 「负正得负」, 又见一例。要「明哲保身」, 原来不是与「负」硬碰, 而是「避得就避」, 或「走为上着」。

 

 任和說「一人做事一人當」,來表示自己一人當」,不過是個自斯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出嚟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