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该与多谢
(2011-04-04 03:08:57)
标签:
文化 |
台湾友人来港长驻,找笔者恶补广东话。她问:「「唔该」是「Thank you」么?」我说:「是」;她再问:「「多谢」也是「Thank you」么?」,「也是。」她大惑不解:「我弄不清楚,究竟两者有甚么分别?」
身为地道香港仔,广东话说了多年,由敬语到粗口都说非常顺畅,但原来要解释当中道理,一点也不容易。
当时我们来到电梯前,一位绅士礼貌地按住电梯门,让我们内进,友人遂向他说:「多谢!」那绅士有点愕然。我便跟友人说,遇上刚才的情况,应用「唔该」,而不是「多谢」。简单一点说,当别人为我们效劳(大多是一些动作),例如开车门、接载、拿东西、看管子女等,我们便会说「唔该」;当别人给我们一些实际的东西或利益,例如送礼、加人工等等,我们便说「多谢」。所以,别人派利是给我们,我们不会说「唔该」,而是「多谢」。
另外,「唔该」亦有「Excuse me」的意思,所以,在茶楼唤伙计时会说「唔该!加水!」而不是「多谢! 加水!」;我们会说「唔该借借」,而不是「多谢借借」。
友人又问:「之前我借了二百元给朋友,为何当时他说「唔该晒」,而非「多谢晒」?我不是给了他钱么?」我说:「因为那些钱是要还的,他是「唔该」你借钱给他。 如果你不用他还钱,他便会说「多谢」!」友人顿时冒汗,原来两个字的差别可以如此大!
必须补充的是,假如对方为你效劳的是「特大事件」,例如替你顶罪、借二百万给你江湖救急、给你打折、拉拢异性等等,我们也会用「多谢」来表示「衷心感激」。
说了半天,友人说:「你教了我这些,我应该用「唔该」还是「多谢」?」我也一头雾水:「不用客气了!」心里暗暗的问,这么复杂的逻辑,究竟我们年幼时是如何学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