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利是是

(2011-02-05 12:01:35)
标签:

文化

 

农历新年, 中国人喜欢以「派红包」来送上祝福。祝福别人也要付出「代价」,因为红包里都是真金白银的血汗钱。为了新年时有红包可派,不少家庭要在过年前节衣缩食,假如亲戚朋友众多,随时还要又赊又借, 常说「年关」难过,这便是原因之一,不少打工仔的年终双粮,都尽献到红包里。于是,为了逃避派红包(或不甘心就此将财产奉献),不少人特地于过年时出外旅游。从前说「避年」, 是要躲避传说中那头「年兽」,如今竟然是「红包猛于兽」。

 

又有些人, 会在派红包前先作一轮盘算, 数数对方和自己各有多少名孩子, 估计一下对方会派多少钱的红包, 然后计算出自己应该派多少才不至「亏本」甚至能「获利」。亦有父母以「替你储起来, 作日后读大学之用」为名,把子女红包钱「收归国有」。小朋友见财化水,自然大为失望,他们又可知道那些红包其实是用作「帮补家计」?

 

派红包亦要谨慎出发拜年前, 要小心翼翼的整理好自己的「装备」: 左前袋是十元,右裤袋是廿元,胸前的是五十元,西装内袋的是一百元,太太手袋内还有五百元的, 以作不时之需。虽然分门别类、清清楚楚, 但还是时常听到「派错红包」的情况, 令人啼笑皆非。

 

每封红包的「金钱价值」,实际上亦代表了人们如何将别人分等级。要好的亲朋戚友, 当然要派大封一点要「巴结」的,也要大大封。碰到那位相熟的酒楼部长,自然要「利利是是」,希望他日后「多多关照」,需知道,平常不用排队等位,招呼好一点,每餐吃罢有甜品奉送,往往就是靠这个「祝福」。一个红包, 不单藏着一个祝福, 更盛载着整个民族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钱钱钱
后一篇:本命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