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家路上

(2011-01-22 11:48:28)
标签:

文化

 

内地的「春运」高峰期几天前开始,这是内地的大新闻,各个机关严阵以待,报纸头版报导,反而香港的传媒只当作小新闻处理,顶多说说如何「一票难求」,哪些车站大排长龙,哪条路线有事故等。

 

香港人漠不关心也不难理解。香港地小,即使要从最东南的小西湾,返回最西北的天水围的家,也不出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更难令香港人体会到的,是「离乡别井」这四字。在「春运」里奔波的人,大都是因为家乡贫困,被迫要到城市谋生,与亲人分离。他们不是「被派到外地工干」,住豪华宿舍,有「交通津贴」;更不是那些「富二代」,拿着几张无上限的信用卡到海外留学,趁着假期便坐飞机「回家渡假」。他们为生计流落异乡,平时辛劳工作,节衣缩食,一年当中最期待的就是春节来临,可以回乡与妻儿团聚,又可以亲口慰问一下双亲。所以,即使国家不断炫耀高铁网络如何发达,但高昂的票价,又有几多民工可负担得起?付得起的,也宁愿省下来,留给家中的爸妈渡岁。

 

于是他们只好挽着大袋小袋,在车站里轮通宵,好不容易争到了一票,又要担心天气影响班次;终于可以挤身在局促的车厢里,然而,这才是开始,回家的路又远又长,但也充满期待和思念。最后历尽艰巨,走了不知几多哩路,才能返回老家,好好享受那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春运」越澎湃,代表要离乡别井的人越多,新闻片里一张又一张焦急的面孔,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无奈的故事。身在福中的香港人,又岂能感受和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