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2010-09-11 03:02:48)
标签:
文化 |
一年当中,大概会有三数次因「突然兴起」想在家中煮食,每次都发觉家里什么都没有,油、盐、糖等,样样皆无,想按门铃向邻居借,但又不敢,最后还是到超级市场通通买回来。用了那一点点,放在一旁,到了下一年,发现全都过期了,于是唯有丢掉。常常觉得这种做法实在太浪费,但又别无他选。
既然问人家「借」好像很难为情(因为所谓的「借」其实是不会还!),倒不如老老实实付一个相宜的租金。法国最近有人搞了一门新生意,邀请社区内的街坊,列出愿意出租的对象,然后让左邻右里互相租赁:买一台电钻要一百五十欧罗,用老张那台,几块钱便足够;一年才用两次的铲草机,也可租给邻居,每小时十五欧罗,相当不俗;要应酬老板,陪他打网球?不要花钱买一柄新的球拍了,租布朗先生杂物房内那柄吧,才五元一天。邻舍间互相通报有什么「多余物资」,和衷共济,只要走两步、按一下门铃,我可以省钱,他又可赚点小家用,既环保,又可促进经济,更可联络感情,促进社区内的联系,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大家可能觉得出租太市侩,但互相交换资源,则很应该提倡。只是在香港,从前邻里之间守望相助,莫说借东西,就是要免费送你,大家也很乐意,从不会吝啬和计较,可惜到了今天,香港已变成一个陌生都市,要借东西?连他姓甚名谁也不晓得,还谈甚么借呢?不过,香港人事事往钱看,租赁的方法,非常合乎经济原则,说不定会大受欢迎,各大屋苑的管理公司,不妨考虑考虑。
*本文刊登在2010年9月11日香港东方日报<写意>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