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一生人,没有几多次机会能够在现场观看世界杯,今届的南非山长水远,下届的巴西更是千里迢迢。幸好,笔者曾经是世界杯球场的座上客。
那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当时笔者正在当地升学。正如近期某美国矿泉水的宣传口号"Wrong game, right water "一样,在美国人眼中,「足球」是指有点像榄球的美式足球,对于追着一颗皮球踢来踢去这运动,美国人,尤其是当地的白人,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那年世界杯的气氛被评为历届最差。但却是因为这原因,令笔者轻易地买到三场球赛的门票,而且是「超笋位」,但票价只不过是二百多港元,其中一场更是巴西大战喀麦隆,笔者就正正坐在刚出道的朗拿度身后。由于球场内有大批热爱足球的南美裔观众撑场,所以气氛尚算热闹,令笔者一生难忘。
虽然气氛差,但当年的美国亦能从世界杯中赚到一点和谐。家住的小镇中有一片青草地,平时只见白人孩子们在打棒球。一天,发现草地上多了几个胶水樽,场上多了很多人追逐,原来他们也要赶潮流,齐来踢足球,那些水樽就是他们的「龙门柱」。更难得的是,与他们大踢友谊波的,竟然是素来与他们互不相干、各有各玩的墨西哥足球小将,有时他们还教白人孩子们球例和脚法,绿茵场上,两种人打成一片,不再分你和我。虽然这段日子很快便过去,大家都重拾各自喜爱的足球,但至少,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的确曾令那个小镇融洽了不少。足球,真的可以建立友谊。
*本文刊登在2010年6月15日香港东方日报<写意>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