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飞砂风中转>看香港电影

(2010-05-27 02:36:09)
标签:

娱乐

从<飞砂风中转>看香港电影


 

看了<飞砂风中转>,很有意思,古惑仔十年一聚,勾起大家不少回忆,只是当年的「浩南」及「山鸡」已成了历史人物。坦白说,看见片中的郑伊健和陈小春不再想当古惑仔,心底里的确有一份自私的失望,但套用片中方中信的一句:「泊车的最多只会给廿元。」今天的香港社会,连古惑仔也难捱,这是事实,也令人唏嘘。

 

<>令笔者最感慨的,是香港的电影创作越来越艰难,甚么「江湖」、「义气」、「英雄感」,编剧可以写,但观众不再相信;还有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义字当头的江湖人物、舍己为人的人民英雄,大家也通通不信;所以港产片的题材愈见狭小,只剩写实片、阴谋片,即使有爱情片和警匪片,都只是千篇一律地描述人和人之间的猜疑、计算,泛滥地宣扬「世上再没有互信」这道理。

 

从前,现实世界和电影中的幻想世界是没有抵触的,我们会放开心胸地去接受戏中人和情节,即使「做戏咁做」,大家都乐于投入,喜于幻想。但今天,基于大家互不相信,我们宁可将幻想投放在其它国家的电影当中。我们仍崇拜荷李活的英雄人物,仍会被韩国的爱情故事打动,连对宠物的真挚情感,也只能在日本片中寻找。香港人对社会的绝望及无助感,从大家对港产片的态度中,表露无遗。古惑仔尚且可以转行做厨师、读大学或办中港线,但创作古惑仔故事的编剧,又何去何从呢?

 

*本文刊登在2010527日香港东方日报<写意>版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移民潮
后一篇:合情合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