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台
(2010-05-22 04:12:21)
标签:
文化 |
一直在挣扎应否取消用了多年的「秘书台」服务。而当日转用秘书台,是因为舍不得传呼机。
手机还未出现的年代,传呼机是踏出家门后唯一的通讯工具,妈妈可以call我回家吃饭,我又可以致电上台留口讯给所有人。当年,它更是「大个仔」的象征,「陀」着call机走在街上,会觉得真真正正是成年人了。
手机普及,传呼机极速没落,于是转用了秘书台服务,主要是因为相当讨厌留言信箱这东西,要对着机器说话,想听留言又要按无数键,还不及那发过来的「秘书短讯」来得简单方便,又一目了然。可惜,传呼机正式成为历史,很多人对这种形式的运作感到陌生,例如,有朋友真的以为我请了秘书,问她:「刘生几时返?」亦有人不喜欢跟陌生的小姐对话,一听到转驳至秘书台便挂线。当然,很多公司将秘书台「北移」,也令大家「沟通不善」,「女朋友」会变成「老朋友」,「我会在麦记等你」可变成「我会再罚你等你」,令人一头雾水。
虽然我对那些「很高兴为你服务」的「秘书小姐」一点感情也没有,我的秘书台用量亦持续下降,但我始终没有舍弃这条每月需付八十八大元的鸡肋。或许是基于那份习惯,再加一点点的不舍得和念旧,而这些都是不可以用「经济效益」去衡量的。
*本文刊登在2010年5月22日香港东方日报<写意>版内。
前一篇:从成诗京退役看艺人当兵
后一篇: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