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老师讲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之十)

(2015-10-07 10:46:14)
标签:

杂谈

南怀瑾

道家

老子

范仲淹

分类: 南怀瑾老师开示(道家)

道家的祖师爷老子的思想,“后其身而身先”。老子告诉我们一个原则,道家的思想认为人毕竟是自私的,不自私不叫做人,好像天生万物,人的自私是应该的。不过人要完全自私,必须先要大公,尤其《老子》这一句话。譬如军事哲学上,做领袖的人、带兵的人,乃至当家长、班长都要懂“后其身而身先”。利益先给别人,自己放在最后,最后的成功才会是你。如果碰到利益、机会自己先抓,最后不但失败,恐怕这一条命也会丢掉。所以,真正的道理“后其身而身先”,就是危险事自己先冲锋,尤其一个好的带兵官,什么艰苦都是自己来,你一上前,后面就统统跟着上了,如果你叫别人去打,自己向后面倒退,你早完了。

 

这个思想观念,在我们文化里,也有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示应该如此立志,才是知识分子的气度。自己挑起来天下一切的痛苦,眼光远大,帮助社会国家,天下安定了,大家都得到了安乐,然后自己才敢求安乐。

 

千古名言是不错,范仲淹这是偷老子“后其身而身先”的观念。不过写文章不怕偷,偷得巧妙就是好文章。偷来当然要改头换面,要装扮一番,那就是好句子了。

 

《列子臆说》

 

-------------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领导大家,自己必须把本身的利益摆在后面。这句话要注意了,年轻人读到这里,不要误以为要打仗的时候,你们先上前线,我在最后面打。这话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本身的利益放在最后。老子在上经已经讲过,“后其身而后身先”,有好处时,领导人要让被领导的人先得,剩下来才自己去拿;如果没有剩下来也没有关系,我就不要了。假使遇到困难时,我先去面对,你们在后面一步,这就是领导的原则,也是领导人的道德。

 

*****

 

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所以,结论便说“非以其无私邪”,岂不是因为他的没有自私表现,“故能成其私”,所以便完成他那真正整体的、同体的大私吗?当然,这个“私”字和大私,也可以说是以幽默的相反词,反衬出真正大公无私的理念。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奥妙,我们再来看看道家黄老的这种学说,在历史上作为成功的指标,到处可见。尤其用在领导军事的兵略上,用在领导为政的政略上,所谓 “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等等名言,便成为千古颠扑不破的无上法则。讲到这里,姑且让我们说一句古今不易的笑话真理:“千古文章一大偷”。我们在童年的时代,都读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先生在这篇大作中的名言,便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流传警句。文章的大手笔,范先生确实当之而不愧。但是却偷袭了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语意而加以引申,那是毫无疑问的。“干古文章一大抄”也好,“一大偷”也好,要偷得好,偷得妙。至于现代人,完全抄袭他人,却不注明出处,反以此自以鸣高,那真是违反“盗亦有道” 的道理,不值明眼人的一笑,只好由他们瞎闹瞎起哄了。(一笑)

 

《老子他说》

 

---------------

 

所谓有人成了道成了仙,都是听说的而已,最后访问结果,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你们去看古书《抱朴子》,那是道家正统的书,葛洪写的,神话特别多,所以说,不说神话不叫做道家。但是道家这个理论绝对是正确的,我可以说保证是真的,只是人不容易做到。原因是什么?修道家有一个条件,“善行为先”,要多行善事功德,只顾自私在那里打坐修道,不肯为他人做一点事情,那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不会成就的。

 

我常常说修道的人最自私,两腿一盘,眼睛一闭,说我要修道,不要吵我,什么事情我都不管,万缘放下。拿万缘放下这一句话逃避现实,实际上他什么都没有放下,他最大的欲望摆在前面,就是想长寿。道家的老祖宗老子讲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你把自己摆下,先为人,不怕你不活着;如果先自私为自己,最后你先走路。

 

《我说参同契》

 

------------

 

人都经常在烦恼恐惧中,例如你们中有的人马上要大学毕业了,觉得前途茫茫,就是一种恐惧。无畏布施就是消除别人的恐惧。我常讲,有时碰到极度绝望的人,都准备要自杀了,我就对他说,你等三天,三天之内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其实我说这话一点把握都没有的,按戒律是犯了妄语戒。可是他得到精神支持,过了一天半就不想死了,我宁可犯戒,这划得来嘛。这一句谎话救了他,就是无畏布施,真的无畏布施是大政治家、大救世主的行为。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你把自己抛开,先谋大家的利益。大家有利益了,那我不怕没利益的。后来范仲淹把这句话发挥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无畏布施的精神。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所谓“先”,就是在“为政”的原则上作领导人,一切要为人之先。关于先,大家都读过宋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中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先”的观念,即从《论语》这里来的。中国政治哲学解释“先”字,多半用老子的话“外其身而后身存”。为政作主管的,尤其是作战带兵的,都是这样:自己站在前面,有艰难困苦与辛劳,我领先担负了;利益方面也是先让人家,自己不要,这是“外其身”,而实际上最后的成功还是自己,这是领导的“先之”的道理。

 

《论语别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