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之七)
(2015-06-10 11:02:26)
标签:
南怀瑾老子道家柔弱胜刚强吃亏是福 |
分类: 南怀瑾老师开示(道家) |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讲物理的现象,柔软是生命充沛的时候,植物与其他生物的骨骼一样,死的时候变硬。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强调用“柔”,也就是用“和平”。一般人解释老子的“柔”好像水一样,其实不是如此;“柔”是“和平”的原理,因此他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这里的“兵”字,不是指部队带的兵,是指兵器、武器;武器太刚强、太硬的话,就容易折断,真正坚强的东西也是一样。所以,最坚固锋利的东西是柔软的,可以永远又锋利又长久。“木强则兵”,木头与金属相比并不太硬,但是有些木头非常坚硬,就可以做成兵器。做成兵器以后的木头也完了,反而是自伤,这是讲强弱之势的原理。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的东西常处于下,而柔软的东西则居上位。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强大?地球!什么东西最柔软?生物。地球再强大、再硬,还是被我们生物踏在脚下,我们人是柔软的站在上面。比如一座塔,或一个伟大的建筑,下面的地基都是最牢固、最坚硬的。塔尖塔顶之处,金刚钻放放光,只是为着好看。
有人喜欢算命,我常说,这一代人的命,我早已算好了,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但是,我们这一代人真了不起,可以为未来的时代奠下基础,未来建筑的这个塔顶能不能造,就要看现在青年这一代的努力了。
我们今天讲《老子》,也不过是拿东西塞一下墙角上的一个漏洞,大家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出来真正的宝藏。我再三强调孔孟之道的“四书”以及《老子》、《庄子》等,文章都非常高明,大家读了之后,常被文字境界所吸引,陶醉在美妙的文学境界,而忽略了道理所在。孔、孟、老、庄等中国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一样,原则都是说明因果关系,也就是现在老子告诉我们的。
*****
【柔弱胜刚强】
日光、空气、水,对人是必需的,但是,有人利用日光杀人,也可以利用水把人淹死,更可以利用空气把人闷死;所以,这都是负面的运用。天下事善恶是非在于自己,不在于教的人。老子始终主张用柔用弱,所以说“柔弱胜刚强”。照老子这一句话的道理,我们处世做人要懂得柔软,像练武功的太极拳一样,老子的精神所在与做人的道理,也是柔能克刚;英雄虽征服了天下,但美人的温柔就能征服英雄。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它柔软得没有骨头,无丝毫之力,可是,一滴水在一个地方滴了几百年,无论是铁或石头,都会被它滴穿成洞。这就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东西没有刚强可加以对抗,只有柔弱可以制胜。
老子主张用阴、用柔、用弱,不是叫人做坏事。所谓柔弱,在做人的道德行为上就是谦退礼让,也就是吃亏;吃亏并不是笨人,多吃一点亏没有关系,让别人占一点便宜,他也高兴,你也高兴一下蛮好嘛!不要觉得被人家占了便宜而难过,只要想到他会因此而高兴,自己坐在家里也笑一笑,替他高兴就行了。所以,吃亏是福,柔弱胜刚强。老子这些主张也就是后世所讲的帝王术,被人认为是权术谋略的最高原理。
《老子他说》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