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496
  • 关注人气:13,4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老师讲述: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2013-08-30 10:16:22)
标签:

南怀瑾

绝利一源

用师十倍

阴符经

姜太公

分类: 南怀瑾老师开示(道家)

我们学军事出身的,《阴符经》上面讲到一句话--《阴符经》是姜太公的兵书--“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譬如一个人,他耳朵听不见,眼睛往往特别好。眼睛坏了的人,耳朵感觉特别灵敏。这是个巧妙应用的道理,政治、军事、财经都用得到的。

 

《漫谈中国文化》

 

----------------------------

 

音乐家师旷,孔子佩服他,孟子也同孔子一样佩服他。在上古,相传这个音乐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了学音乐自己把眼睛刺瞎了。

 

为什么刺瞎呢?《阴符经》上所讲的道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这一句话包括很广泛。譬如一个人假使眼睛瞎了,耳朵的听觉会比平常人增加到十倍。而有些书上讲“绝利一源,用师百倍”,这两句话后来用于兵法、军事思想,也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原则可以举很多的例子来发挥,我们现在不是讲《阴符经》,只是说明师旷这个人,他为了音乐成就,自己把眼睛刺瞎,所以耳朵的听觉特别灵敏。

 

《孟子与离篓》

 

----------------------------

 

讲中国文化,其中太多内涵,在中国诸子百家中有一本书《太公阴符经》,一般人是不大读的。像我年轻时出来,学军事,同时又喜欢研究中国上古的兵书,读到《阴符经》里头这两句重要的话:“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我对失明的朋友再报告一下,“绝”是断绝的绝;“利”,利益的利;“一”,一二三四的一;“源”,三点水,流水的源头;“用”,作用的用;“师”,老师的师,这个师在古代就是带兵团的,是古代带万人以上的军队。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这一句话非常深刻。比如一个人做生意、做任何事业,都很贪的,样样利益都想贪图。其实人不要太贪。譬如我们坐在圆桌子上,前面摆的都是好吃的东西,你统统吃吗?会把你吃伤了、吃出病来,你只好放弃其它的,只吃需要的一样,这叫绝利一源。乃至连需要吃的也放弃了,你在别的方面所得到的就更多。

 

用到生命科学、医学上讲,我们病了,为什么要开刀呢?譬如说癌症,开了刀拿掉,就是绝利一源;譬如手坏了,切掉一只手;腿坏了,切掉一条腿,能活得更长、更好。注意“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这句话的意义。

 

我刚才不是随便讲的,我这两三年早就准备失明了,可是因为我这种心境,加上自己修行、打坐、修养,现在反倒渐渐好转了。前两天还有在我身边的同学说,老师啊!我有信心你的眼睛一定会好。我就笑,我说很有可能,我自己现在也觉得好一点了。

 

当然这个里头内容很多。所以说,我们眼目失明了,这有什么稀奇!记住,眼睛不好,失明了,耳朵更灵光,其他的感觉方面更加强,要发现自己生命的功能,有那么多用处。生命的功能,也是“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譬如今天我看到,你们诸位失明的朋友们,唱歌的歌声暸亮,身体动作都很好,忘记了眼睛看不见。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

 

中国古来的大音乐家,差不多全是瞎子。像师旷为了要使自己的音乐素养更上层楼,他觉得眼睛外视容易使精神耗散,所以将自己的双眼刺瞎,结果果然成为中国的一代音乐宗师。

 

这个道理也就是中国道家修持的理论——“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及生理,都是靠食物来补充,但又由思想、九窍消耗。而补充的永远比不上消耗的,所以人才有衰老、死亡。

 

《论语别裁》

 

-----------------------------------------

 

《说郛》上记载一段故事:有一位名公巨卿,听说有一个修道的人,已经活了二百多岁,还很年轻,便请他来求教修道的诀窍。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那位巨公听了以后,便说:“那还有什么意思,我何必修道”。其实,除了男女关系以外,现实人生的欲望,有些还胜过男女之间的要求,更多更大。同时,更必须了解,想要求得“长生不老”,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欲望,当然也便是阻碍修道最大的原因了。

 

一个人在世界上,想要学成某一门的专长,必须舍弃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何况要想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境界呢?道家的《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如果不绝世间多欲之心,又想达到超世逍遥之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至少,我的认识是如此,过此以外,就非我所知了。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