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沐浴时4点注意

标签:
宋体急性心肌梗死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水温健康 |
分类: 健康类 |

1:水温不要过高
冬季害怕着凉,在冬季将水温调得过高,这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血管急剧缺血,引起心血管痉挛。如果持续痉挛15分钟,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险。如有高血压病患者还会因全身皮肤血管扩张而使血压骤然下降,出现低血压,导致头晕、心慌等症状。所以水温要不冷不热,一般以37℃左右最为适宜。
2:时间不宜过长。
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因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但是,时间长容易造成缺氧,引起晕厥的现象。
3:搓擦用力不宜太大。
有的人洗澡时,喜欢用毛巾等用力搓擦,这样会损伤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降低皮肤这个自然“防线”的功能,导致细菌、真菌从皮肤的微小破损处侵人体内引起疖肿、癣类等皮肤病;不宜用含碱过多的肥皂,否则会降低皮肤的酸性,有利于细菌繁殖,对健康不利。
4:饭后不可立即洗澡。
在饭后洗澡,全身的血液较多地充盈于表皮毛细血管,使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常会加重消化不良,影响吸收,导致营养不良。饥饿时洗澡也不适宜,因这时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这个冬天依然很冷,享受冬季沐浴的同时,注意安全健康原则牢记在心,避免和降低冬季沐浴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