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菲法则”与安全生产

(2010-05-29 23:31:40)
标签:

墨菲法则

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

分类: 安全文化
    Murphy's Law 。译为“莫菲法则”或“莫菲定律” 。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这个法则是一名工程师的即兴发挥。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上尉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墨菲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一著名的论断,被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几个月后这一“莫菲法则”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经过多年,这一法则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 Finagle's Law(菲纳格法则),具体内容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法则被认为是对“莫菲法则”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墨菲法则”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安全工作来说,只要风险存在就要对应采取防范削减措施。

    大家知道航天器的可靠性要求是很高的。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表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就是这样的万分之一的概率,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经常发生的客观事实。

    无数的事故原因告诉人们“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思想麻痹大意的根本原因墨菲法则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确指出: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仍可能发生,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越是复杂的工作,事故的因果链越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这也是现代高科技装备的致命缺点之一。

    对墨菲法则的态度也有两种:懦夫把它当作借口——差错难免,无能为力;而强者把它当作警钟——时刻警惕,力保安全。

    现代化工生产越来越精细、复杂,安全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差错与后果之间,我们要设置多道检查确认的防线,有效规避风险。

 

附:

罗云教授妙论安全生产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教授罗云在他的的演讲中有如下表述:

    安全也是生产力。十几年前我刚提出这一观点时,有的人说我胡说八道。说,搞安全就是增加投入,加大成本,哪里有什么生产力!现在大家逐渐不这么看了。我们研究的结论是,仅仅从经济意义上讲,安全生产对企业的贡献率是1.5-7%

    我国的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占GNP2.5%。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两个三峡工程。安全的投入产出比是16,在安全生产投入1元钱,就会少损失6元钱。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倍比系数是:141:>100

    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是系统设计时增加1分的安全性=制造时的10倍安全性=应用时的1000倍安全性。

    这些年来,我国的安全观念已发生了六大变化:

    宿命论变成了本质论,发生事故不是命该如此,而是因为有某种本质上的不安全因素。

    革命精神变成了科学精神,不能以发扬革命精神的名义蛮干。

    财产优先变成了生命优先,以前遇到事故要求员工舍命保护国家财产,现在以人为本,把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安全常识变成了安全科学,只讲安全常识远远不能保证安全生产。

    敏感安全变成了注重安全价值,安全的价值远远大于安全的成本。

    单纯经济效益观变成了综合效益观,讲安全时不再只是单纯算经济帐。

    安全生产上有一条法则叫“墨菲法则”。“墨菲法则”认为:可能发生的都会发生。任何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是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

    安全生产上还有一条法则叫“海恩法则”——1:29:300:1000。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次死亡或重伤事故,是在29次小事故的基础上发生的;29次小事故的发生,是在300次未遂事故的基础上发生的;300次未遂事故,是由1000个隐患造成的。

    因此,隐患是大敌,从查找隐患、消除隐患入手,你就可能成功。

    为了“万一”的事故,应付出“一万”的努力。少闯红灯一千次,你就可能多活一辈子。

    我自己也提出了一条法则,有人戏称“罗氏法则”,那就是:1:5:∞。1元钱的安全投入,创造5元钱的经济效益,创造无穷大的生命效益。生命是无价的,企业少死一个人,就是管理者在积德啊!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赔了20亿元,你在安全投入上能省多少钱?

    在安全投入与措施上,“亏了才好,其实不亏。”短期内看是亏,长期来看你就赚大了。

    民航是高风险行业。有一任民航局长干了10年,才掉了1架飞机。继任的局长一上任就提出要大打效益翻身仗,结果呢?干了10年,掉了5架飞机。可见,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安全有根本性的影响。

    做企业一定要有HSE成本。成本没有价值重要,效率没有效益重要,影响效率不一定影响效益。

    安全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不要总以为搞安全是不得不背的包袱。

    人们说这儿是基础那儿是基础,对企业安全而言,班组长的素质才是基础的基础。比如在钻井队,油井、设备、员工,三条命都攥在“兵头将尾”班组长手上,不抓好班组长的素质行吗?不给班组长相应的待遇合理吗?

    根据调查,不掉飞机时坐飞机买保险的人只有30%左右;飞机一出事,买保险的马上上升到70%左右。其实,这种现象表明大多数人不懂得安全生产的规律,事故是安全的动力。掉了飞机后去坐飞机才是最安全的,因为那是航空公司抓安全抓得最切切实实的时候。

    对待安全事故,大多数企业的行为逃不脱两条法则。

    一条是“四角法则”。比如一张桌子,价值一千元。现在发生事故了,桌子的四个角被烧掉了一个角,企业在报损失的时候往往只报这张桌子价值的四分之一,即二百五十元,但烧掉了一个角的桌子不就废了吗?损失应报一千才对。

    一条是“99法则”。意思和“四角法则”差不多,企业总想把事故造成的损失报小一点。比如明明损失了100元钱,哪怕少报1元钱,报成99元也好。

    安全生产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安全是企业员工最大的福利。违章就是缺德,无异于谋财害命。本质安全不仅指设备、生产条件等“物”的本质安全,更指“人”的本质安全。“人”的本质安全包含他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人祸,“物”的因素难道不是“人”的行为间接造成的吗?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说:“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救、戒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真谛,但防为上策,救为中策,戒为下策。”

    沉思是最高明的学习方法,模仿是最容易的学习方法,经历是最痛苦的学习方法。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客观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什么是事故?傻瓜都知道。但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事故就是能量的不正常作用。因此,一切预防措施,都要围绕能量去琢磨。

    安全管理经历了3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

    安全的文化管理有四个特征——

    1、确立安全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并获得员工的认同。煤炭行业已明确提出,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其他行业往往有几个“第一”。

    2、管理的重点从行为层次转到观念层次。

    3、管理的方式从监督型转变为育才型。每个员工都是安全员,每个员工都要变成重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安全人”,而不是“亡命之徒”。

    4、硬管理与软管理巧妙结合。

    安全管理模式已经由事后管理型、缺陷管理型发展到风险管理型。

    什么是风险?

    风险=概率(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

    同样是放液化气储罐,气罐的大小不同、新旧不同,气罐离居民的远近不同,气罐周围居民的密度不同,它的风险大小就不同,因为这些因素带来的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都不同。

    这就像女孩找对象,风险大不大,要看男孩是不是太有钱,是不是太帅。有钱是好事,太有钱就会增加“出事”的可能性,而且后果很严重。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还要注意“组合风险”这一概念。两个低风险的小问题碰到一起,就可能构成一个大风险。比如开车,路比较滑是一个小风险,酒后驾车是一个小风险,但路滑加酒后驾车就组合成了一个大风险。

    生命是“上帝”给予我们的,但保护生命只能靠我们自己。

    安全是手段,也是目的。安全是“1”,位子、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都是“1”后面的“0”。没有“1”,“0”都没有意义;有了“1”,“0”对你才有价值。当然,光有“1”没有“0”也是不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