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设施农业概况
(2012-01-11 15:44:09)
标签:
新疆设施农业日光温室农业基地农产品杂谈 |
分类: 植物工厂展、农业照明展 |
一、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设施农业是涵盖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园艺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设施农业装备
温室设施内使用的主要装备包括物理植保技术装备或其他喷雾植保机械、物理增产技术装备、耕耙与灌溉类机械装置、湿帘降温系统、配套热风炉等。
其中,物理植保技术装备包括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机动和手动施药器具、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臭氧病虫害防治、频振式电子灭虫灯或黄光诱虫灯、防虫网;
物理增产技术装备包括利用空间电场生物效应制造的空间电场光合作用促进系统、烟气净化二氧化碳气肥机、补光灯、滴灌系统等;
耕耙机械装置包括微耕机、微滴灌装置;其他喷雾植保机械包括机动和手动施药器具。
温室设施室外使用的机械装备有草苫(保温被)卷帘机、卷膜器、除雪器等。在生产作业中,机械耕作比较普遍,其他生产环节大多是人工作业。
在食用菌生产方面,环境安全型菇房已经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的重点。其中,空间电场灭菌防病和促进食用菌生长的技术装备是其配置的重点。
三、设施农业购置补贴机具种类(初定范围)
四、新疆设施农业对象
蔬菜、瓜类、林果、花卉、育苗、食用菌、养殖等多领域发展。
五、新疆各地州设施农业分布
(一)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超过25万亩。
①吐鲁番市设施农业面积超过了10万亩。吐鲁番市以亚尔乡万亩蔬菜基地为中心,以火焰山一带为辅助的生产基地布局。
②鄯善县设施农业面积超过了10万亩。鄯善县正在建设吐峪沟乡洋海湾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天山南以绿色楼兰农业产业基地为中心,辐射鲁克沁镇、吐峪沟乡、达浪坎乡,主要发展蔬菜、西甜瓜、葡萄等;山北辟展乡、七克台镇以三十里大墩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以发展蔬菜和葡萄为主。预计2011年上半年共完成主体建设3300座,其中达浪坎乡建造温室1000座,鲁克沁镇建造温室600座,吐峪沟乡建造温室500座,辟展乡建造温室500座,迪坎乡建造温室400座,城镇建造温室300座。
(二)伊犁州直、12万亩设施农业。
伊犁河谷西四县市7.9万亩,占总规模的72%。其中伊宁市2.72万亩,察布查尔县2.16万亩,霍城县1.65万亩,伊宁县1.37万亩;依托口岸优势和气候优势,重点从事冬季生产,建设外向型设施农产品出口基地。东五县和奎屯市共3.1万亩,占总规模的28%,其中新源县0.89万亩,巩留县0.7万亩,特克斯县0.52万亩,尼勒克县0.54万亩,昭苏县0.37万亩,奎屯市0.08万亩
①伊宁县的青年农场、胡地亚于孜、愉群翁、温亚尔四大基地,面积2万亩;省道220沿线的巴依托海、多浪农场两大基地,面积0.7万亩;北山沟一带的吉里于孜、曲鲁海、喀什、四大基地,面积1.3万亩(规划建成)
②伊宁市喀尔墩乡设施农业基地、达达木图乡、托格拉克乡、潘津乡、克伯克于孜乡。
(三)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12.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2万亩。已建成百亩以上基地212个,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基地6个,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15个,初步形成了规模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产业群。
①库车县全县共建成设施农业基地24个,面积达23862亩。比西巴格乡设施农业基地,设施农业有1000多亩),温室总面积1.11万亩,其中越冬茬温室生产面积7420亩,占总面积的70%。
②阿克苏全市设施农业面积 33178亩,其中,设施蔬菜达32758亩,占97%以上,其中日光温室1.58万亩、大中拱棚1.74万亩。
④沙雅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13875亩,亩效益达万元以上面积为3262亩
⑤乌什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5926.4亩。
⑥柯坪县计划从2011年开始,利用调蓄沉砂池下游的阿拉赛依戈壁滩发展设施农业大棚1000座。
(四)喀什地区超过12万亩。
(五)和田地区超过10万亩。
(六)巴州面积已达70430亩,其中日光温室20282座、51139.7亩,拱棚19290亩。其中果菜21999亩,叶菜21589亩、西甜瓜75亩、果品150亩、花卉1600亩、食用菌150亩、育秧苗4500亩、果苗542亩。拱棚10981亩:其中:果菜、根菜3398亩、叶菜类4998亩、西甜瓜2585亩。
巴州各县市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如温室内双膜多膜覆盖生产技术;西甜瓜、葫芦瓜、丝瓜、苦瓜、西红柿吊蔓栽培;茄子嫁接栽培;使用黄板诱、杀斑潜蝇、蚜虫;辣椒、西瓜套作技术;油桃一边倒栽培技术;营养袋繁育酸枣苗技术;合理安排种植茬口,推广间、套、立体栽培技术。推广新品种有:油桃99—2、特早315、中油5号;高产葫芦瓜“佳美”、“多福”;西瓜有早佳3号、黑珍珠;草莓有美香萨、杏香、丰香、新明星、金明星、红脸、甜查理等。全州大部分由一年2茬向3茬的转变。
①和静县设施农业面积 7125.34亩,已形成千亩以上连片设施农业基地1个,500亩以上连片基地2个,100亩以上连片基地7个,50亩连片基地5个。和静县还完成了《巴润哈尔莫敦镇戈壁滩千亩连片设施农业高效栽培示范园》规划设计工作,目前已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乃门莫敦乡《5000亩高效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规划。
②和硕县设施农业面积2.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603座,各类小拱棚1850个。
③博湖县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15206亩,其中温室大棚865座,面积1336亩,拱棚面积13870 亩。
④焉耆县有日光温室906.2亩、908座,温室类型主要有日光温室、加热温室,大小拱棚670亩、670座。比较集中的有五号渠乡、永宁镇和七个星镇,其中五号渠乡397.5亩、431座,占55%。
(七)哈密地区大棚共计4.13万亩。以恒顺公司 (包括二堡镇)、哈密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大泉湾乡等为设施农业基地。(目标)到2015年,全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到4万座7万余亩,其中标准化日光温室3万座6万亩,塑料大棚1万座1万余亩。
(八)塔城地区全区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到61940亩(包括兵团农九师),累计建成各类日光温室11758座,拱棚38084座。设施作物生产以春提早、秋延晚为主,深冬生产为辅。栽培作物以茄果类、瓜类、茎叶菜、豆类等蔬菜为主,花卉、食用菌为补充。
①塔城市依托巴克图口岸的地缘优势为外向型设施蔬菜基地以二工镇万亩绿色蔬菜出口基地和恰夏乡、博孜达克农场、喀拉哈巴乡蔬菜基地为重点。
②沙湾县设施农业面积达1.9万亩,其中大棚806座,小拱棚面积17560亩。
(九)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州日光温室达2194座4348亩(2010年新建日光温室1055座,面积2110亩),累计生产各类蔬菜20529吨,亩产为4721公斤。
(十)昌吉州设施农业约8.4万亩
①昌吉市全市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到18970亩,其中,温室8269亩。新建保鲜库4200吨,贮藏窖2500吨,累计贮藏保鲜能力35200吨。
②吉木萨尔温室在田生产面积4257.6亩(折合标准温室3548座),其中:生产果菜面积1977.6亩,预计产量4614.4吨;生产叶菜面积1755.6亩,预计产量3657.5吨;生产花卉面积108亩(玫瑰花用于出口),预计产量1080万枝;栽种林果面积416.4亩;同时育苗标准温室大棚805座。
吉木萨尔县大有乡全疆第二大地产鲜切玫瑰花生产基地,全年可向疆内外及中亚市场供应鲜切玫瑰花六百三十万枝。大有乡22个村村都有大棚,截止目前共建设温室大棚1200座,7个基地,千亩大棚2个,其中:400多个大棚全部种上了蔬菜。并以种植西瓜、特色甜瓜、时令蔬菜等高效益、高品质的作物为主。大有乡成为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山区逆温带地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新地乡共有815座大棚。
③木垒县位于天山山脉昌吉州最东段,有极好的“逆温带”气候资源,是昌吉州确立的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县。现有各类冬暖式蔬菜温室3600座,约3200亩。木垒县新户乡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有大棚1500亩1102座。计划五年内完成8000座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大棚采用目前最科学的钢架彩钢主体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运转半自动化。
④奇台县该县共建成温室8347座,面积9894.8亩。建成千亩以上连片蔬菜生产基地3个,500-1000亩连片蔬菜生产基地2个,百亩以上连片蔬菜生产基地7个,有330座温室种植了果菜,285座温室种植果树,67座种植食用菌、草莓、花卉等,其余温室全部种植叶菜。奇台县把蔬菜贮藏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建成蔬菜果品贮藏保鲜窖(库)251座,库容量达8万立方米,拥有4万吨的贮藏保鲜能力。
其中奇台县碧流河乡共有3020亩温室大棚的。
⑤呼图壁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6689亩,其中温室628.4亩、拱棚6060.6亩;完成无公害设施农产品认证5个,产量达到8万吨;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产量达到15万吨;
(十一)乌鲁木齐设施农业约7.7万亩
六 新疆设施农业发展态势
(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目前,我区设施农业综合技术推广率达到40%,设施蔬菜、瓜果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农业综合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设施农业普遍实现了一年二熟、三熟甚至多熟生产,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向周边国家出口地产设施蔬菜16.61万吨(不包括边民互市贸易量),其中2010年出口反季节鲜菜6.15万吨,占到鲜菜出口总量的37%,伊犁州直、塔城地区出口量占2010年全区出口总量的97.4%,自治区规划建设的伊犁州直和塔城地区外向型设施农业基地初见成效,促进了全区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
七 新疆设施农业工作重点
(一)各地高度重视设施农业深冬生产,凡是具备条件的地方都要把大力发展冬季生产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建设冬季生产型日光温室,并完善装备配套。南疆、东疆以及北疆逆温带地区具有发展设施农业冬季生产的良好光热条件,今后新建温室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全面推广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完善卷帘机、热风炉、除雪器、滴灌等装备配套,使设施结构比例配置更科学合理。要大力实施设施农业“技改工程”,通过翻新大棚后屋面增强保温性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配套热风炉和保温覆盖物等技改措施,对结构不合理,不能进行冬季生产的大棚进行全面改造,增强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
加快提高我区设施农业的物质装备和生产管理技术水平。要把设施农业种苗培育和统一供苗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在全区构建集约化的集中育苗和统一供苗体系,切实解决苗木质量不稳定问题。
(二)着力优化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按照立足提高区内市场供给水平,开拓周边国家市场的思路,在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哈密、巴州、和田等地建设保障区内供应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喀什、阿克苏、阿勒泰、克州等地建设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的反季节出口蔬菜基地,在吐鲁番、哈密等地建设面向内地市场的反季节哈密瓜、葡萄等生产基地。要合理配置种植茬口,拉开播种期,错开定植期,延长上市期,实现设施农产品均衡、平稳供应。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冬季生产型和春秋生产型日光温室以生产果菜、食用菌为主,适度发展瓜果园艺产品;春秋生产型拱棚生产叶菜,兼顾果菜和瓜果园艺产品生产。要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设施农产品。面对区内市场重点发展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茄子、豇豆、芹菜、甘蓝等蔬菜品种,同时兼顾瓜果、食用菌生产;面对中亚市场重点发展甜椒、彩椒、番茄、油瓜(无刺小黄瓜)、茄子、水萝卜、甘蓝、洋葱、马铃薯等蔬菜品种;面对内地市场主要发展哈密瓜、葡萄等新疆名特优瓜果。要加快建立设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设施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和预报能力,特别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需求趋势的预测预报,为农民合理安排设施农业种植结构提供信息服务,尽可能地降低生产盲目性和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