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属于我们充满活力的80年代干杯
(2012-04-10 11:17: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散文 |
为属于我们充满活力的80年代干杯
年轻活跃热心虔诚的我们,心无杂念,出自对缪斯的极度崇拜,对真善美的热爱追求,一边发奋工作,建设家乡,一边努力读书写作歌唱,怀揣着另一种活法的梦想,自由地飞翔在蓝天。
那时我们真是一群狂热的诗歌发烧友。凡是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一个个手捧着一叠叠熬更守夜得来的诗稿,就往自贡市文化艺术馆跑。那里是我们聚集的学习园地,是因写诗而闻名,后来又因诗遭遇牢狱之灾,经历过苦难的精神与肉体的惩罚,拨乱反正后又重新复出文坛的著名诗人李加建老师的临时居住地。
在李老师身边,每天都有来自本地与外地慕名而来的不少文朋诗友。我幸运地见到了那些很有成就的箸名诗人:说话风趣的长发诗人孙静轩老师,快人快语充满激情的诗人王志杰老师,说话细声细语却个性鲜明的诗人石天河老师,具有运动员体魄的豪放诗人张新泉老师,家乡文友之师的李石峰老师,还有和我们在一起被我称之为一片绿荫的孙贻荪老师,成都的女诗人佳佳,重庆钢厂的青年诗人李刚等等。
他们热心地交谈指点,让我获得了更多的智慧与启示,让我拓展了视野,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诗,耳目一新,心感振奋,坚定了我多写诗写好诗的信念。
刚刚起步的我们,急切地想写好每一首小诗的我们,时刻围绕在加建老师身边,聆听他的教诲,牢记作人作诗之道,真是虔诚的文艺学徒。
那时我们诗友之间也总是毫无忌讳地、真诚热情地交换稿件,互相讨论探索,虚心地恳求批评指正,毫无保留。体现出来的不是文友相轻,而是真诚的文友相亲,手足之情,足以窥见我们的单纯执着纯情。
在李老师那里我认识了常见面的诗友们,一匹野马似的狂奔着的雷林,一中的老师易浩,师专的老师曹明伦,还在师专读书的陈文帮、王小斌、王小康,当兵的周云,工厂里的辜义陶、黄徳涵、曾丛孝、罗鸣,文艺团体的阙向东,机关工作的漆成康,写评论的邵光滏等。不断的接触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加深了我们的友情,我们不仅是相互支持鼓励的诗友,在生活中也是相知的好朋友,经常和他们交流探讨,我获益匪浅。
有良师益友帮助,我和诗友们健康地成长着。我们的诗一步步向前迈进,飞向了《星星》《青年作家》《四川群众文艺》《大众文艺》《飞天》《诗刊》等刋物,成为了幸运的一群人,我的家也是诗友们相聚的温馨的小沙龙。
时隔几十年,怀念着我们当年的真诚友谊,我们难忘的最活跃的日子,今天我们终于欣喜地相聚了。朋友们,高高举起杯来,为我们至今沒有放弃的挚爱,为我们充满活力呕心沥血而远去的80年代,为给我们架起重聚桥梁的文友老板赵应先生回归文坛,干杯!
2012-4-2自朋友相聚在龙凤山四维山庄有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