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体会

(2016-04-14 12:59:07)

 吴教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课程教学改革的知识观基础;何为基于课程改革的教学;学期学科课程规划——《课程纲要》;教案学案的编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技能。

 吴教授所讲的内容理论性很强,为我这个一直从事教学实践的老师在认识上起到了指导作用。

 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学问题的知识观根源。其中,事实性知识(学科知识)理解、记忆、再现、判断——记中学;方法性知识(学科方法、学习方法)运用、解释、推理、操作、拓展——做中学;价值性知识(学科意义、学习意义)体验、反思、取舍、定向、创造、信仰——悟中学。

其中“悟中学”的效果优于“记中学”,因为前者在我们的教学中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探究性学习,经过探究,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影响更加深刻。而“记中学”相对被动一些,效果就会稍逊一筹。

在如何编制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中,我对《课程纲要》的要件十分感兴趣。即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内容:基本的素材和活动是什么;3、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4、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到那里。

联系到我们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必须思考: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带他们去,采取什么方法更好,通过练习、检测反馈学生是否已经到达那里。

从这次学习中,我体会到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只有自己理解透彻,才能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好地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