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一个作家圈的“郭德纲”

(2012-01-18 10:46:25)
标签:

韩寒

炒作

麦家

郭德纲

出版市场

杂谈

      韩寒最近被一位著名人士质疑靠团队炒作,我强烈震惊,倒不是为韩寒是否炒作,而是为这为作家的低智商感到震惊。麦田,听起来一个如此质朴、接地气的名字,竟然能够干出这么一出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事情。首先,韩寒若是靠炒作,这种以发表中肯客观文字的手段手法也太平庸,在一个“艳照门”“变态行为”层出不穷的年代,快餐文化盛行的社会,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赚取群众的眼球基本上属于自娱自乐的范畴,何来炒作所为?其次,还要一个团队,这个猜测是需要想象力的。我真的猜不出这位作家是从哪个角度判断出的,若是从写作水平上,那未免是一种自我糟践,摆明了是承认您老的水平不如人家;若是从组织构成上,他显然是在体制内呆地久了,认为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要有好几个副职加N个成员做支撑,要写点东西就搞出一套班子来,您要明白韩寒是靠码字挣钱的作家,不靠财政列支的体制外的人,就现在的出版市场,你觉得靠版税养团队靠谱吗?再次,说韩寒的文章是别人或者团队代笔完成。这明显也是将机关里面的规则摆出来硬套到体制外,八成这位麦田也曾经给领导们写过署名文章,所以才闹出这种笑话。你得明白,韩寒是作家,他的爱好和特长就是写作,这是人家吃饭的职业,这跟木工、电工、钳工一样,一方面他又不吃大锅饭,多干少干都拿工资,作为一个”个体户“,自己很容易就能够办的了的小活,干嘛要劳烦他人,制造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人家靠的就是这手艺,展示的也是这技艺,平时闲暇时的练笔提高原本就是份内的事情,找人代劳还怕找不到那种抒怀的快感。就像一个热爱打篮球的人,去找一个人站在篮球场上帮他投篮,他在一旁看着进球,有意思吗,那是典型的锻炼神经病。
    韩寒作为一个敢于、肯于、乐于说真话的人,多年以来无疑已经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种道德标杆,他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并不是通过搞八卦消息造出来的,而是他说的话、做的事能够与越来越广大的社会群体达成共鸣而发展起来的,这比某些作家整日里矫情地编纂者让人消化不良的歌颂体要强之百倍。中央一直都来都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但是放眼望去,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在这方面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呢,往往都是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排比句,落到实事上都畏畏缩缩、唯唯诺诺,避重就轻、指鹿为马。
    所以我现在不得不怀疑的倒是这位麦家作家“揭示”“韩寒炒作”的目的了,是不是靠“揭发”别人来炒作自己我不知道,但他的举动确实是提高了他的影响力了,他的名字在各大媒体上的曝光率也大幅提升了。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他的举动一定会得到N多体制内作家们的有声或无声的支持,估计各级作协里面也早就对韩寒憋了一肚子火了,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催生出群群蓝光。勇夫出现了,自然有人借机簇而帮之。突然间觉得,从这一点上来看,韩寒跟郭德纲很像,都是凭实力说话,又都遭到了某些同行的排挤诋毁,但最后都挡不住观众和读者对他们的热爱和欢迎。历史证明,靠诋毁别人来长自己威风,最终都不过是一场一厢情愿、自导自演的闹剧,倒不如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以免被划入小人的行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