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洋奶粉”更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是“洋大学”

(2011-04-18 10:14:21)
标签:

大学

    最近爆出“洋奶粉”涨价60%销量依旧坚挺的新闻,不禁让国内这些大型奶粉企业好一个气不打一处来。我只能大言不惭地说一句,你们已经是够幸福的了,摊上了中国消费者,要是换做其他国家,出现如此严重、面广的食品安全事件,光赔款就得驱使这些企业溜溜的从地球上消失。当然,还有比这些企业更加幸福的,那就是国内的大学。

    有人说了,您这样对比有失偏颇,企业跟学校怎么能放到一起比较呢?这位朋友,你不看看,现在这企业搞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素质提升等等,越来越像学校;学校呢,各种费用名目杂多,扩土地、盖大楼、搞学术经营等等,越来越像企业,不仅像企业,而且是上中下通吃、不管盈亏的赖企业。

    对于目前国内大学教育的弊端,但凡是过来人都有所体会,其实不必多言、复述,但是可恨之处在于这些弊端在公众的眼皮子底下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还变本加厉。最近咱国内有所龙头国校在搞“校园建筑建设”和教学方法上的做法更是让人匪夷所思,是一种眼花缭乱、摸不着套路的自残行为。大学之优不在其校园多么辽阔、校舍多么宏伟、人员多么众多,而是其学术的博采精深、思想的有容乃大、教育的崇高纯洁。你把那么多深含历史文化信息的建筑拆掉,换成一座座设计独特的现代风格的建筑,你是想证明什么呢,能够从国家争取到的经费多?其他经营渠道获得的收益多?还是证明其办学理念的创新性?我就搞不懂了,连这种根源性文化的东西都彻底摧毁掉,还是大学之所为吗?最后只证明了其自残的成功!

    再一个,还搞出个制度来颠覆原本优秀的自由包容的精神传统。关键是这个制度它出现的地点实在是不伦不类,学校是一个搞学术研究、传道授业的地方,那就得允许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特别是在咱中国,在大学阶段之前的学生已经培养出了统一的、模式化的学习思维,上了大学以后本该是利用这些相对扎实的知识基础去创新的,谁可曾想又一次陷入了另一个模具里。原本咱国内大学行政化、政治性色彩就挺强了,里面夹杂的与学术无关的元素又推陈出新地增加。要知道这些学生们的领悟力可不浅哪,到时候学问没学到多少,什么“挂羊皮卖狗肉”、“一棒子打死”等等的阴招搂了一大把,等到毕业了带到社会上去后患无穷。

     我说中国的大学更幸福的是,现在大部分人即便是觉得咱国内大学不好,也很少有那个资本去外国大学深造。当然,随着咱强国富民的措施一点点推进,难说有一天大部分国人都奔国外各大院校而去。或许现在某些大学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把教学楼建得如此的豪气奢华,将来等着不办学了都能改成写字楼、商铺和商住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