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安静的原因+高考中的感动+我的高考记忆很模糊
(2010-06-08 09:32:48)
距离结婚还有137天!
今天高考了,身边的环境果然有所变化,比平时要安静许多,似乎这个日子整个社会都特别理解和配合。想想这种日子除了几个特别大的节日外,也就只有高考这几天了吧。因为人们都知道这东西不是别的,那是事关下一代人生大事的,这要是自己添点乱子那可是能招致一大片父母跟自己拼命的。特别在当今一家一个宝的情况下,孩子就是父母的唯一希望,谁要是故意把这全家的希望给人为损坏了这玩意可够谁喝好几缸的。其二,现在谁都有孩子。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实践程度还不是很高,但是在这种早晚都能涉及到自己的方面,那可绝对不能含糊。做事情要给自己留个余地,要不然自己的孩子到时候高考的时候也遭到这种扰乱怎么办?看了吧,一旦事情涉及到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人们也会很轻易的动真格,根本都不需要做什么思想工作。
当然,社会上这几天确实出现了几件让我非常感动的事情。比如说很多出租车前玻璃右上角都贴上了“爱心接送”的宣传条,我昨天就坐了这么一辆车,我问司机师傅这样会不会赔挺多钱,毕竟出租车每天都得有不菲的“份子钱”。司机师傅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这点钱跟孩子们的前途比起来算什么?要是真能因为我孩子们能比平时多考几分的话,那么我甘愿这几天全职陪送学生,这几天费用都倒贴!”突然间觉得人家这个回答一下子把自己压得特别渺小,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考点门口都专门为陪考家长设立了简易遮阳伞,并配备了免费白开水。人们这几天但凡是遇到高考学生求助的,一般都是主动热情的帮助。甚至很多司机在高考结束时路过考点门口时,都一改往日彪悍的抢、卡作风,把车速减下来,优先让学生们过。这种集体化的善意表现,确实有一种“世界真美好”的感叹想要从内心里面发出。
总之高考几乎是一种社会集体意愿的体现,这当然会有很多商家是伺机大满腰包,但是往往这种经济的催生是一个买方卖方都两厢情愿的过程。或许结果不一定能如愿,但是要没这个过程,买方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花钱买个心安。对于高考经济里面的“产品”,这里就不多言了,只举出几个例子,其中意味自己体会吧,“高考开光专用笔,金榜题名香,考前提高20分、30分冲刺辅导班(不同的提高分数当然收取不同的费用),考前心理咨询,各类作弊器,枪手……”。
都说高考这段时间能够让人记忆一辈子,可是现在我却对那段历史相当模糊。或许自己当时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十分理想,然后答题过程也磕磕巴巴、不在状态吧,那三天对我来说充满了灰色情绪,所以就尽早将其推掉了?不是,现在想想应该是我当时对高考有点太满不在乎。当时那个时候我脑子里面充满了各类幻想,感觉只要自己努力,这个社会能够帮我实在各种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虽说自己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但是也做好了考不上大学的准备,找到了各类没有读大学却能够声名斐然的例子来激励自己。我是相信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所以我明白我那点付出和努力是根本无法跟那些上厕所也要背一段政治定义的尖子生比的。我只有两门引以为傲的科目,英语跟数学,对我来说这两门考到120分以上就算是重大失误。
我最终还是弄明白为什么对高考的记忆模糊了,因为高考的那几天跟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过去了。该吃饭吃饭,饭菜跟平时差不多。该睡觉睡觉,时间地点一个样。该看电视看电视,该乐就乐。现在想想,或许这就是考试的最佳状态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