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詹姆斯·弗兰科:人生就是一件艺术品

标签:
娱乐古龙水瑞典《蜘蛛侠》詹姆斯·弗兰科杂谈 |
http://m.metroer.com/attachment.php?fid=943
据说詹姆斯·弗兰科在片场看的都是《伊利亚特》、《尤利西斯》这种书,还常被其他演员取笑。然而,正是他这种把人生看作艺术品的态度,才有了对表演的精雕细琢,才能区别于其他演员,成为《时代》眼中最酷的人。
Q=《周末画报》 A=詹姆斯·弗兰科
Q:在《127小时》里,你的戏份占了大部分。这是你决定接拍的原因?
A:没错。这电影的结构很特别,很吸引我。当然,故事本身就相当地让人震惊了,另外这电影的拍摄经历与我以往的拍摄经历都不一样。我不认为这是一部随便一个导演就能拍得出的电影,丹尼·博伊尔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跟他合作过后,这感觉就越加强烈,因为我见识过他的进取心有多强烈,他在拍摄期间会如何挑战自己的极限。他越是尝试新奇的东西,就越精力旺盛。我真的很欣赏电影的拍摄方式。坦白说,我对慢节奏电影的喜爱绝不亚于对快节奏电影的喜爱。如果这是一部肯尼斯·罗纳根风格的电影,我会很开心,但丹尼是不会拍那样的电影的,当然这次也不会是,而拍摄的结果也让我非常满意。单是能有这样的拍摄经历,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那是作为一名演员来讲你唯一能控制的事情—你决定要和谁共事,你要多卖力演出角色,就这么多,没了。所以我当时想,“跟丹尼·博伊尔合作,要拍这么非同一般的电影,故事本身又那么精彩,当然要接拍了”。
Q:扮演一个垂死之人对你,和你的人生观点有什么改变?
A:我想有吧。我想那也是丹尼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但我不认为我们有谁会遇到需要把手切掉的状况,除非你把自己塞到冰箱里,又卡在里面出不来。
Q:《蜘蛛侠》的巨大成功有没有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
A:很多电影都需要外国资金,而他们通常会根据电影里有什么明星来决定投不投资。他们有每个演员的外国市场调查,详细到个位数。而这些数据来自那个演员演过的电影,和这些电影的票房如何。所以能拍到像《蜘蛛侠》这样的电影绝对有所帮助。
Q:你接到角色的时候,有去研究怎么演吗?
A:作为一个演员,你必须为一部电影付出很多精力—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会认真地对待我的每个角色。像在《空战英豪》里,我用了几个月来训练,最后获得飞行员执照,研究飞行员的习性等等。在《征服怒海》里,我用了8个月去学习拳击。为了《王者之心》,我也学习了剑击和马术。我在《海边城市》演一个无家可归的瘾君子,我当时想:“为什么不去试试这是一种什么体验?”于是我在街头睡了一个周末,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往自己身上倒啤酒,也不带什么钱,在12小时里面有人施舍了1美元硬币,当时真的饿死了。
Q:你在片场里真的有看书吗?
A:对,对此,我只能说阅读能让我保持冷静。拍戏的时候,大家都会为戏份所压,要呆在一个地方数月之久,真的很辛苦。所以看书能让我暂时逃离,让我的内心沉淀下来。
Q:有没有一部电影改变了你的人生?
A:影响我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跟我一起合作的那些人。比如罗伯特·奥尔特曼,我在他身边呆了一段时间,看看他是怎么生活的,他是怎么得到那些电影的创意的,还有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比如画家、导演还有有趣的演员,他们跟我的兴趣一致,也十分严肃地对待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而这一切一切都给予了我十分重要的启发,要知道,好莱坞给人的印象就是—演员不需要太有思想。当然,很多时候,演员这个行当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样貌,所以你不得不时常注意自己的外表。但是你可以开始去掉一些肤浅的习惯和行为,当然,我也不是责怪任何人。
Q:那么在《猩球崛起》里面,有什么是让你感兴趣的呢?
A:让我感兴趣的最主要原因是彼特·杰克逊的电影公司和摄影师安德鲁·莱斯尼以及安迪·瑟金斯的参与。我是《指环王》不折不扣的粉丝,所以我想,“如果他们都参加,那肯定会是很不一样的演出体验”。我从没试过“表演捕捉”,而瑟金斯则是这方面的行家,很有趣。
Q:你是作家,你是导演,你还是受人称赞的演员,给奢侈品拍广告跟这些身份有什么关系呢?
A:我喜欢和某些奢侈品牌合作,因为他们也对我不少艺术性的项目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Q:有哪些呢?
A:我目前正和格斯·范·桑特合作,要用到他早期电影《不羁的天空》里的一些道具,还要在洛杉矶的高古轩画廊搞展览。像这些项目都需要某奢侈品牌的支持,而某奢侈品牌也的确给予了很多帮助。
Q:我之前在某些报道里看到说你小时候偷古龙水。是真的吗?是哪种古龙水?
A:是真的,各种古龙水。
Q:偷了不少?
A:没错,各种品牌都有。
Q:为什么选古龙水呢?
A:先要说明的是那时我大概11到13岁,哈哈,对我来讲难度不大。百货商场有不少品牌店,卖古龙水的专柜上都会摆样品,一人负责引开销售人员注意力,另一人就负责拿香水,然后带回学校在健身房的储物架里转手卖出去。不过我们最后还是被逮到了,受了该有的惩罚。
Q:我觉得《纽约杂志》上对你的描写很有趣……
A:那不是我写的……哈哈。
Q:你是如何看待你的人生就是一件艺术品?
A:正如我刚说的,《纽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我真的只是在追求我感兴趣的东西而已。某方面来讲,我很欣然接受我的人生,一点点和我的作品融合。但另一方面,我又很认真地对待写作和艺术,用过去的5年去学校学习。所以我不会说,我要让我的人生变成一场表演。只是,我知道当我在做什么时,人们会注意,至少现在是这样,他们会说:“啊,那演员写书了”,或是“那演员在办艺术展”。但我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把注意力从这上面转移开去。
Q:你是怎么面对批评的?
A:我想,我所想要的,我所能期望的,是他们在加以批评时至少要提到我是一名演员,就那么多,那就足够了,我是理解他们的。而如果他们将我所做过的项目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而非一个无聊的东西,或是看着我的书,把我定位为作家,我会相当感激。真的,我求的就这么多。而且他们的批评,实际上是在推动我进步,所以我很欢迎批评意见。人们批评其实只是为了讨论而已,所以我并不介意人们怎么说。
Q:2010年留了胡子,那是后现代艺术,还是后讽刺艺术的体现?
A:啊!不,那只是角色需要。我要扮演哈特·克兰,我亲自执导,还参加演出,成本很低,两天后就会去巴黎开拍第一场了。这是我留胡子的原因,纯粹角色需要。
Q:你身上有点瑞典的血统。你能感受到身上的瑞典血统吗?
A:感受得到!爱死了!哈哈。
Q:你喜欢好莱坞的社交生活吗?
A:不是太喜欢,我有些朋友自己开了些小俱乐部,有空的时候我就会去那。但最近接了很多戏,也不太有时间。
『周末画报』采访 Victor Draven from TIP/CFP 翻译
区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