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观天下”沙龙第四期实录(一)

标签:
杂谈 |
《周末画报》“周末观天下”沙龙第四期:
媒体解剖——可持续发展的谎言与真相
http://s16/middle/65bcb656g962d884d99bf&690
主持人:许知远
谈话嘉宾:刘新征(新浪微博副总监)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
时间:11.24下午
合办:联合国国际青年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袖论坛”
新浪“公害”:微博时代的碎片化生活
许知远:很多年前我看过法国导演布诺艾尔的回忆录里面说,世界有三大公害,核武器与人口爆炸和媒体,中国把三大公害都已经全了。今天我们这些社会的主要“公害”,要谈论可持续发展,这是非常悖论的事情,咱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非常时髦的问题,过分时髦到已经不用解释它了。而且颇有自我逃避之嫌——中国社会面临这么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危机,可我们在拼命的谈自然环境。自然也是政治的一个延伸,所以我们希望讨论一些更有真实的话题,不要谈论那些假装的环境问题。在座的刘新征先生,他是“公害”之首,新浪是主要的“公害者”。(众笑)他负责新浪的微博业务,在过去的半年里面,新浪微博已经席卷中国,既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多的新的可能性,新的意见表达方式和信息的流动,也打碎了很多人的心,使人的生活碎片化。要不男生先说,说说你们新浪微博的整个过程。
再大的丑闻,只要挺过15天
许知远:15天具体怎么说?
刘新征:这个好像是一九九几年,克林顿丑闻案时说的,最大的新闻公众对他的兴趣不会超过15天,所以只要说地方政府能够咬牙坚持15天,大众的兴趣就会消失,报纸上不可能天天拿他当头条。但到了博客以后,每个人都有出版权。我之前是做博客的,之前在报社当编辑,当编辑的时候是一个很专业的流程,但在博客的情况下,我把出版权下方了之后,经常有人找到我,说我要退一下稿子,上个首页,其实博客没有解决传统媒体的发行权问题。那么因为发行权还是在门户网站的重要的首页以及各种各样的首页,它还要需要推广,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他把这个媒体,无是是它的发表权还是他的发行权,全部交到了读者自己,传播者自己的手里面,他自己可以组建起自己的每自己可以发出自己持续的声音,他的粉丝是谁不是多。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基本上是交给每个人的一个工具。
如果梅兰芳用微博
李岱:我是新浪微博的忠实粉丝。我从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们这个主题,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其实是非常短暂的,只有30年。中国的流行音乐的第一个超级巨星应该是梅兰芳,那个时候他的京剧算是流行音乐,现场演出,所以他的传播的模式就是允许观众进入的现场是非常少的,所以它是慢慢的,他们那个时代,京剧那个时代它也是一个核心的任务。慢慢的我们进入了黑胶片时代,我们进入了LV时代,进行了CD的时代,到现在进入了MP3和download在这个过程之中,因为这个媒体的这个科技的发展,流行音乐变成了每个人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在古代可能是有几个月才看一个现场演出,那么因为这个科技所以我觉得在新媒体在这块有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是中国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CD的盗版问题,紧接着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又出现了前世界的盗版问题,全世界70%的音乐内容是被盗版的,这迫使了音乐又回到了一个现场时代,这是一个过程。在7、8年前,我们中国的流行音乐转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最早的应该说是原创性的音乐,后来5、6年前,音乐的主要的传播介质变成了中国移动的手机,铃声彩铃,所以就有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的产生。今天,大家喜欢的音乐其实又回到了原创,比如周杰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想,媒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但是其实你看到的这个力量是一个暂时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有一个力量是永远,就是非常好的内容,优秀的内容在什么时代都会发亮。可能现在年轻人会比较关心,我要用新浪微博还是QQ,我用校内还是用各种渠道把我的作品,我的行为或者是我本人的内容发布给大家,但是最终你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始终是会被淘汰。可能你短时间得到一些点击率,但是最终这些内容是不能被流传下来的。被流传下来的只也梅兰芳这样的音乐,只有迈克杰克逊,短时间的消费的行为,只是临时的媒体的爆发点,不是一个永远的生命。我觉得可持续的发展的问题,大家可以看清楚的,就是优秀的内容,写出像我们许知远一样那么好的文章,即使你不用微博我们也会看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