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NBA五冠王的篮球哲学—独家专访科比·布莱恩特

标签:
体育乔丹中国科比湖人队杂谈 |
http://www.modernweekly.com/upload/2010-11-2/610_A021.jpg
坐在本报记者面前的,是5个NBA总冠军的获得者,是NBA总决赛的最有价值球员,是堪称NBA目前的头号巨星。然而,他却大谈“练气”以及自己修悟出的“无招胜有招”的篮球哲学,更宣称李小龙就是其自小的偶像以及篮球灵感的源泉:“无形无式,这样你就无法阻挡了……”
时间还剩下15分钟,科比马上就要到了。”在酒店的采访现场,工作人员焦急地告诉我们。我们来不及回话,继续用一种最高效率的速度,尽我们所能地抢在科比到来前,在这个临时采访点搭建起一个小型的摄影棚来。因为科比这次不但给予了《周末画报》文字专访的机会,还给予了独家拍摄的时间。须知道,科比在中国的行程是“五天六地”,每一分钟都是如黄金般珍贵。终于,大小的专业灯具、硕大的背景布、反光板……全部就位、调试完毕,在场的其他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无不对本报的这种大阵仗惊叹不已。
科比终于走了进来,黑色T恤,蓝色短裤,并不显得过于强壮魁梧,一如在电视直播中那么匀称而修长,只是手臂和小腿上一条条微微凸起、纵横交错的血管,证明着这是一位天才般的运动员。在椅子安坐下来的科比,脸上多少还有点倦意,毕竟这已经是4天来他所到达的第五座中国城市了。然而,当本报记者一问起与篮球相关的问题时,他便眉飞色舞地认真作答起来。当摄影师把篮球道具递到他手上后,他便像一个最专业的模特,神采飞扬地跟篮球融合在一起,摆出了各种表情和姿态出来……
MW=《周末画报》
“Kobe!Kobe!”
科比的中国主场。
MW:“在中国的最大感受是?”
KB:“走到哪里都像回到了洛杉矶湖人队的主场一样。”
然而,有更多的中国球迷,却远没有本报记者如此幸运,他们只能遥远地看到自己的偶像,高喊着“Kobe!Kobe!”而已。
例如在广州暨南大学的篮球馆内,就早已挤满了想一睹科比风采的球迷。球场上的比赛(来自成都和长沙的小伙子们正在争夺着全国U22南区的冠军),几乎被球迷完全忽略掉了。而坐在场边的科比,只是微笑地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已把现场的气氛调动到了最高点。球迷们的“Kobe” 声此起彼伏地环绕于全场,甚至开始聚合成整齐划一、震撼全场的“Boston sucks” (波士顿逊毙了,这正是不久前结束的NBA总决赛中,洛杉矶湖人队主场球迷为老对手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准备的口号)。
当观众的喊声达到一轮高潮时,科比便会适时地招手并报以微笑。赛后,记者试探性地问科比对输的一方有什么建议,他很认真地回答道:“他们上半场的篮板球不错,控制了比赛。控制比赛,就是我们在湖人队做的,通过篮板球控制比赛,一切都是关于篮板。”在今年NBA总决赛第7场与凯尔特人队的生死决战中,科比就单场拼下了15个篮板球。“但是,他们下半场的篮板球做得不好。”这时的科比,有如篮球教父一般。
《华尔街日报》曾经用“科比·布莱恩特征服中国”的标题报道过科比的中国之行。而实际上,这应该已经是科比第6次来到中国了,但中国球迷的狂热丝毫没有减退。
在美国,NBA比赛密集进行的时候,离开了洛杉矶的科比,或许最常听到的口号就是全场的“Beat LA”(击败洛杉矶),甚至是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全场的侮辱性口号“你不是乔丹!你不是乔丹”。只有在湖人队的主场斯台普斯中心,科比才会感到最诚挚的温暖。而这次来到中国,科比完全享受到了在湖人队主场的待遇,在出席北京世纪剧院的一个谈话节目中,欢迎科比的是全场1600多名观众齐声“波士顿逊毙了”的高喊声。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老兄,是一家叫“我爱科比”论坛的负责人,他挤着冲到第一排,并幸运地抢下了话筒,只想问一句:“你的身体还好吗?”他跟我说,保守估计,他的论坛的注册会员超过15万名,而这只是主办方联系来的众多科比论坛中的一个。
在场外,小贩早就摆起了地摊,卖着各种盗版的湖人队球衣、纪念品以及自制海报。一时间,时空交错,当记者问科比在中国有什么最大感受时,科比就不断感叹道:“走到哪里都像回到了洛杉矶湖人队的主场一样。”
在湖人队主场,只要铁了心等待,球迷还是能得到科比的签名球衣。不过在中国,科比的时间全部是以分钟计算的。在5天的时间内,他跑了6座城市。在他出席的中文版新书《科比24》签售会上,只有媒体和50名被抽中的读者得以参加。每位读者被严格限制只能带一本书签名,而一位小男孩读者则带着一件湖人队球衣要上台索取签名,一位美方随行人员和酒店保安迅速把小男孩拦住并“递解”出门,小男孩在挣扎中不停呼喊着“Kobe!Kobe!”。就在他要被拖出门的一刻,远在台上的科比突然有所察觉,噢”的一声露出了一丝惊讶和不悦。小男孩看到了希望,更加大声喊着“Kobe!Kobe!”。终于,他引起了科比的注意,科比低声制止了保安的阻挠,小男孩箭步拿着球衣上台,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签名。须知道,一件科比的签名球衣在美国的拍卖网站上可以叫卖到一千多美元。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件签名球衣,是在科比的“仗义相救”下得到的,足以让这个小男孩一生都成为科比迷。
在众多的中国球迷中,短短重复的“Kobe!Kobe!”,是他们对这名体育偶像热爱的唯一语言表达。正如《华尔街日报》曾经引用中国体育问题专家苏珊·布朗奈尔(Susan Brownell)的说话:“中国公共生活充满了仪式性和象征性的东西,而不是公开讨论。而体育刚好在现在扮演了这个角色,因为它超越语言的特点。”显然,科比在中国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
“坚持梦想,做想做的事情”
科比的魅力之核。
MW:“在NBA这十多年间你有什么变化?”
KB:“我在篮球技术上有了很大变化,但我还是那个追逐篮球梦想的科比。”
从商业推广上看,科比无疑是NBA最炙手可热的宠儿。2003年起,他就和耐克公司签订了5年4000万美元的代言球鞋合同,虽然后来续约合同的价值不为外人所知,但是根据2007年CNN的估算,他每年总共的代言收入达到1600万美元。而随着之后连续两枚NBA总冠军戒指的到手,加上湖人队付给他的超过3000万美元的年薪,在2010年《福布斯》杂志的榜单中,科比已成为泰格·伍兹、迈克尔·乔丹之后,世界收入第3高的运动员,年收入达4800万美元。在中国,科比的NBA球衣销量已经超过了姚明,稳居第一位。
看看科比在中国商店的场面吧:他正在店内接受主办方主持人的采访,商店的铁门已经半拉起来,门外还拉起了警戒线,线外是手持数码相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后排的人甚至撑着前面的人跳起来,透过半拉起的铁门,希望看到里面的场景。而再后面观众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他们还是齐声高喊着“Kobe”、“MVP”(最有价值球员)的口号。里面的活动结束后,店门缓缓打开,科比终于在尖叫声、欢呼声中走出来,将他带来的新款球鞋抛向狂热的人群……
在文化上,科比又是什么样的现象呢?或许,他不仅仅是南加州亚洲协会颁发的“全球文化大使”或者“宋庆龄基金会的合作者”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篮球文化的全球传播者。其实,他的魅力或许就是其再简单不过的对篮球的热爱,以及对篮球梦想的追求。
这一点,在本报的专访中,记者便最能切身充分感受到。当科比讲起自己的篮球故事,便会立马如孩子般兴奋起来,五天奔走六地的疲劳迅速烟消云散。
为了拍摄封面照片,本报的摄影师向科比递上了一个篮球作为道具。篮球一到手,科比便仿佛被灌予一股极大的能量,脱胎换骨地神采飞扬起来。趁着摄影师换布景之余,他还不断运球,玩起了背手抛球等各种花式,就像一个刚接触、迷上篮球的小男孩。实际上,此刻站在我面前的科比,已经有了第5枚NBA总冠军戒指、一次常规赛MVP和两次总决赛MVP的称号,有和爱妻瓦内萨以及两个女儿组成的幸福家庭,还有着世界最知名体育明星的超级身价……
然而,他却直言:“我在篮球技术上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自己还是那个追逐篮球梦想的科比。”每当有人问起他对爱打球的孩子的寄语,他的回答从来不变:“坚持梦想,做想做的事情。”可以说,就是这种对篮球的超级热诚,以及对篮球的无与伦比的演绎,征服了世界各地的球迷。
“无形无式便可无敌”
科比的李小龙、太极以及乔丹。
MW:“谁是你职业生涯最难对付的对手?”
KB:“是我18岁进入NBA时面对的乔丹。”
这回来中国,科比学足了恩师“禅师”杰克逊的派头,大谈练“气”以及自己修悟出的“无招胜有招”的篮球境界。科比更宣称李小龙是自己从小的偶像。他还专门设计过李小龙版科比球鞋。他说,李小龙的武术哲学也是他灵感的源泉—“灵活、无形无式”,这就是他打球的心态:“无形无式,你仅仅是做出自然的反应,这样你就无法阻挡。”所以难怪姚明曾说过:“科比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弱点、无论你怎么防都防不住的球员。”
科比的练“气”之道听起来还真是神乎其神。科比告诉我,“禅师”菲尔·杰克逊还将他带入到太极拳的修炼,这对他的比赛很有帮助。“禅师”是洛杉矶地区有名的太极爱好者,媒体还曾报道他把太极拳融入了湖人队的训练之中。太极拳的奥秘我无从领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科比已经学会了“禅师的心态。
熟悉科比历史的人都知道,虽然少年成名,科比的篮球追梦过程却决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通过自己私底下无比勤奋的练习和持久的恒心完成的。科比是成长于足球国度意大利,直到高中才开始进入美国强人林立的篮坛,高中毕业后,也只是以第18顺位被选中进入NBA。
加入湖人队后,他一坐就是3年的冷板凳。直到21岁,“禅师”杰克逊带着其“三角进攻”来到湖人队,科比的人生才进入了第一个得意期。这个得意期竟是如此的美好:从22岁开始,在“禅师”杰克逊的指点、“第一中锋”奥尼尔的主导下,科比连续获得了3个NBA总冠军。但同时,人们也开始评头论足,说科比是因为有了超级中锋奥尼尔才有了如此顺利的成功,他永远成不了下一个乔丹。我问科比:“少年的成功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却并不愿多谈在“大鲨鱼”光芒下的日子。他说:“其实对我来说,每一丁点成功的意义都是一样重要的。同样,当那些人说科比这不行、那不行的时候,我根本不在乎,我只在乎我能否达到我的要求。”
然后,他就开始兴奋地比画起小时候的故事:“我小时候练球之余,特别热衷于从远处丢废纸团进垃圾桶的游戏,每一次投中我都兴奋极了,别人看到了很不解,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对我来说,达成每一个目标,都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乔丹是科比童年的偶像,当我问他“谁是你职业生涯最难对付的对手”时,他没有说是总决赛中难缠的邓肯、加内特或者比卢普斯,而是说:“是我18岁进入NBA时面对的乔丹。”
但是,从人们第一天开始把他和乔丹对比时,乔丹就成了科比最不愿提及的话题。之后,每每有媒体问及他与乔丹时,科比都会嗤之以鼻地表示抗议。与詹姆斯高调模仿乔丹相比,科比从一开始就不愿生活在乔丹的阴影中。
不过,在第一个三连冠后的6年时间里,他才真正开始经历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磨炼。先是和状态下滑却愈加蛮横的奥尼尔闹到不可开交直至不欢而散,然后是看着奥尼尔到了热火队后就迅速拿到了总冠军,而自己率领的湖人队则不断地沉沦。其间,每年都有他要转会离开湖人的传闻,他也确实曾经动过心,但他都选择了留下来。就像头3年一样,他选择了等待。
这期间他曾经拿下过单场81分,超过了乔丹69分的纪录,于是人们说他光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此后,又因身陷科罗拉多“强奸门”,NBA以及赞助商也都不像曾推崇乔丹那样推崇科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旭日初升的“小皇帝”詹姆斯。于是科比选择继续等待。
2007~2008赛季,科比获得了职业生涯第一次的常规赛MVP。在西班牙强援加索尔的帮助下,他带队一路杀入总决赛却败在了经验更加丰富的凯尔特人队“三巨头”手下。第二年再来,这次对上“魔兽”霍华德领军的魔术队,湖人队没有再次手软,以4:1干净利落地事隔6年再次捧得总冠军奖杯。但人们还是喜欢把胜利的原因归因于凯尔特人队阵容不整以及年轻的魔术队经验不足上,直到今年的6月再度在总决赛中完胜凯尔特人队、拿下第5次NBA总冠军后,科比才终于等到了真正为自己“正名”的一刻。
这不仅追平了“魔术师”约翰逊的纪录,离乔丹的6枚总冠军戒指也只差一枚了。科比心头的那个“乔丹包袱”似乎终于放下了。在接受采访中,他丝毫不讳言第5枚总冠军戒指对他的特殊重要性,同时不经意间,人们开始发现科比会更多地开始畅言他儿时的偶像乔丹了,跟乔丹比较的问题似乎忽然间变得不再重要了。
“我要一直打下去”
科比的未来。
MW:“何时会为骨折的手指动手术?”
KB:“我不确定我会做,但只要能投篮 ,我不在乎骨折。”
的确,乔丹的第二个三连冠是从33岁到35岁获得的。科比今年刚满32岁,所有球迷都知道他的目标是第6枚总冠军戒指。我问他人生还有没有更长远的打算,他回答道:“更多的总冠军。”当看着他那双闪着极亮且坚韧光芒的眼睛,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他达至这个目标的决心。他显然不会像乔丹那样,夺得三连冠后便在高峰中隐退。
2010年夏天,禁不住寂寞的詹姆斯终于离开了克利夫兰转投迈阿密热火队。而刚到32岁的科比则早已度过了这种“煎熬期”,他宣称自己的职业生涯都将在洛杉矶度过。同样到了30岁,姚明已经开始考虑转型,而33岁的马布里则开始到中国借助着CBA展开自己的生意。但是,北京的一位球迷对科比说,想看他一直打到40岁。
科比却对我说:“我很幸运,职业生涯没有经历过严重的伤病,所以我要一直打下去。”这看似轻描淡写,就如同他对待自己那骨折的手指一样。在为科比拍照的计划中,有一组姿势是科比双手紧握篮球于胸口。随行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你会看到那根著名的伤指。在去年年底和森林狼队的比赛中,他受伤折断了右手小指。很多人都以为科比会去做手术而休战一段时间。没料到,他没有做手术,而是带着4根健全的手指在接下来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投出绝杀。显然,科比是为了保持湖人队势如破竹的胜势而坚持拒绝做手术的。
而赛季结束了,他却依然马不停蹄,他先是带着全家到南非看世界杯,以尽一个好丈夫好爸爸的责任,然后就“休假”来到了中国。当记者问科比何时会动手术,他回答道:“我不确定我会做。这很复杂,两块骨头都错位了,但只要能投篮 ,我不在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