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杨泉《草书赋》
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杜垂名于古昔,皇著法乎今斯。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解隶体之细微,散委曲而得宜。乍杨柳而奋发,似龙凤之腾仪。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书纵竦而值立,衡平体而均施。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翦而齐整,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岑而高举,或落箨而自披。其布好施媚,如明珠之陆离。发翰摅藻,如春华之杨枝。提墨纵体,如美女之长眉。其滑泽肴易,如长溜之分歧。其骨梗强壮,如柱础之不基。断除弓尽,如工匠之尽规。其芒角吟牙,如严霜之傅枝。众巧百态,无不尽奇。宛转翻覆,如丝相持。
杨泉,三国吴人,生卒年不详。字德渊,吴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处士”。晋灭吴,征聘不就,隐居著述,仿扬雄著《太玄经》14卷,又著《物理论》16卷、集2卷。其著作南宋时亡佚,今仅存《物理论》残篇,杂入[晋]傅玄《傅子》一书中。上继汉桓谭、王充,主张人死之后无遗魂,开范缜《神灭论》之先河。清孙星衍辑《物理论》1卷,存《平津馆丛书》乙集之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太玄经》10余条;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七十五辑有赋5篇,文1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