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心理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2018-11-20 17:01:04)
标签:

教育心理专题

分类: 汉语通论和教育心理专题

国家开放大学教务处 课程管理办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教师心理专题》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学校管理方向和社会教育及应用心理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以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教师心理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其它相关学科为基础,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可行的研究方法,揭示教师心理品质特点及其心理活动规律,探寻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的维护措施和指导方案,解决教师职业适应和教师成长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通过教师的自我认知、情绪调控、压力应对、人际沟通、职业发展、职业创新等相关专题,使学习者对教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相关的初步知识、能力和技能,并为教育管理专业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教师心理专题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尤其需要学生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本专业前期开设的学校管理心理学(专科)、心理学、现代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知识的帮助,而同期开设的班级管理课程也为学生学习本课程起到辅助作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1.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2.理解:即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识别的基础上明白其内涵,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归纳总结。

  3.运用:即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教师心理问题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自我认知、情绪调控、压力应对、人际沟通、职业适应与发展等在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从事教师心理专题的学习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教师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自我认知偏差、消极情绪、职业压力、角色定位不当、职业倦怠等问题及其问题产生的来源。

  3.能运用教师心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解释和解决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初步培养教育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课程讲授、案例分析、团体辅导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准确地阐述教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来源,并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2.能够联系实际,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方案应用于教师培训的实践。

  3.面授教学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重点的讲解以及学生实际操作方面。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共36学时,2学分。

  二、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和音像组成的多媒体一体化教材

  1.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合一型的文字教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媒体,总篇幅在12-18万字之间。每章包括学习目标、具体正文、探索实践(文中思考)、知识链接(相关案例、网络资源、拓展阅读等碎片化资源)、成长工作坊、内容小结(本章 回顾)、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放在整本教材的最后)几部分。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作为与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的辅助教材,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主要媒体之一。本课程的音像教材主要用于满足对课程重点内容的讲解、结合教师心理表现进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学习要求,以电视课的形式进行,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为主,字幕、图片、影视资料等形式为辅的呈现方式。

  计划制作12学时录像课,每学时50分钟:

  第一讲:教师职业特点及相关问题50分钟(1学时)

  第二讲:教师自我认知:探索、体验与自我效能100分钟(2学时)

  第三讲:教师情绪调控:理解、表达与自我调控100分钟(2学时)

  第四讲:教师压力应对:感知、反应和管理100分钟(2学时)

  第五讲:教师人际沟通:师生关系、冲突与团队合作100分钟(2学时)

  第六讲:教师职业情感:认同、适应与倦怠防患100分钟(1学时)

  第七讲:教师职业发展:实质、发展与适应性专长形成(1学时)

  第八讲:教师职业创新:意识、思维和技能(1学时)

  本课程除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之外,还配备网络课程资源,其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案例解析;重点学习内容的系统辅导;专业知识领域的适度拓展等,具体形式包括:IP课件8讲、文本辅导材料8篇、自测练习和学习资料若干。

  所有媒体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要以方便学习者学习使用为原则,突出发掘其实用性方面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 ,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组织学生收看。

  2.面授辅导与自学

  面授辅导课紧密配合文字教材与电视课,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辅导课学时大约为课内学时的1/3。自学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那些缺乏组织电视教学的地方,这种方式更重要。

  3.作业

  本课程的作业参考文中的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围绕各章 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重点学习内容进行设计。主要采用提出问题进行答疑的形式,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及问题的实践案例等。

  4.考试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教师心理专题》

  教师职业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师的使命:多重角色

  教师的角色意识

  教师的多重角色与定位

  教师的角色冲突及调整

  第二节 教师的特征:认知和情感个性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二、教师的情感特征

  三、教师的个性特征

  教学重点:教师的角色特点和心理特征及常见角色冲突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角色构成及常见角色冲突

  理解:教师的心理特征

  运用:教师的角色特点和心理特征去了解教师职业特点

  教师自我认知:探索、体验与自我效能

  教学内容:

  教师的自我探索

  一、教师自我意识偏差

  二、遇见未知的自己

  第二节 教师的自我体验

  一、自我悦纳:爱本来的自己

  二、自我完善:做更好的自己

  第三节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一、能力信念: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二、成败经验:教师的认知归因

  附录:教师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教学重点:教师的自我接纳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的自我意识偏差

  理解: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运用:促进教师自我悦纳、自我完善以及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教师情绪调控:理解、表达与自我调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积极和消极:教师情绪理解

  一、情绪驿站:教师常见情绪体察

  二、辨别正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理解

  第二节 生气的艺术:教师情绪表达

  一、卸下面具:表达真实感受

  二、就事论事:合理表达消极情绪

  第三节 我的情绪我做主:教师情绪调控

  情绪ABC:想法决定感受

  二、积极再定义:换个角度看问题

  三、做喜欢的事:注意转移

  四、有氧运动:合理宣泄

  附录:教师情绪调控团体辅导方案

  教学重点:教师情绪的表达和调控。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常见的情绪。

  理解:教师情绪的合理表达和调控

  运用:提高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的方法

  教师压力应对:感知、反应与管理

  教学内容:

  负重致远:教师压力来源

  一、专业者与全能手:工作与组织压力

  二、事业与家庭:角色冲突压力

  二、心理控制:个体自我因素

  第二节 预警信号:教师压力感知

  一、压力生理信号

  二、压力情绪信号

  三、压力精神信号

  第三节 身心俱疲:教师压力反应

  情绪反应及后果

  行为反应及后果

  认识反应及后果

  第四节 与压力共舞:教师压力管理

  压力和动力:转变压力认识

  改变环境:化解压力源

  改变自己:学会时间管理

  寻求支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附录:教师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方案

  教学重点:教师压力管理原则和策略。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的主要压力源和压力反应。

  理解:教师的压力的利与弊。

  运用:教师压力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师人际沟通:师生关系、冲突与团队合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莫错待他人:教师的社会认知偏差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投射效应

  四、刻板印象

  第二节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花言巧语:肯定赞美学生

  二、蹲下身子:破除权威人格

  三、细心聆听:倾听和有效回应

  五、点中要害:适时引导学生

  第三节 矛盾中的相融:矛盾冲突的处理

  一、批评也要有方法

  二、比批评更好的途径

  三、处理课堂冲突原则

  第四节 学习共同体:教学中的团队合作

  一、明争暗“助”: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二、取长补短:不同班级之间的交流

  三、家校一体:学生家长的有效参与

  教学重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的社会认知偏差

  理解:矛盾冲突处理和团队合作的原则

  运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方法和团队合作的策略

  教师职业情感:认同、适应与倦怠防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立职业情感:新教师职业认同

  一、点燃激情:教师职业体验

  二、体验乐趣:教师职业认同

  第二节 学到教的调适:教师职业适应

  一、教师的角色形象适应

  二、教师的角色职责适应

  三、教师的教学改革适应

  第三节 警惕职业枯竭:预防职业倦怠

  一、病毒侵入: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二、木马查杀: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诊断

  三、防火墙建立:阻绝职业倦怠

  教学重点:教师的职业适应与职业倦怠预防

  教学要求:

  了解:新教师认同过程和教学适应的常见问题

  理解: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和预防措施

  运用:促进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的方法

  教师职业发展:新手、专家和适应性专家

  教学内容:

  教师的专家梦:教师职业发展阶段

  一、从新手到熟手:常规水平的胜任

  二、从熟手到专家:创新水平的胜任

  第二节 教师专长的特质:知识、效率和洞察力

  一、知识:教师工作的专业准备

  二、效率:教学技能的自动化

  三、洞察力:教师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第三节 教师专长的提高:成为适应性专家

  一、自我解释:教学评价和反思

  二、情境学习:认知学徒制

  三、合作学习:教师共同体

  教学重点:教师教学专长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知识包括的成分

  理解:教师教学专长各阶段的特点

  运用:教学专长的提高方法设计教师专长发展途径

  第八章 教师职业创新:意识、思维和技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打破常规:教师创新意识

  一、条框之外:创新人才特点

  二、钱学森之问:创新人才培养

  三、重中之重:教师创新意识

  第二节 奇思妙想:教师创新思维

  一、全面切入:多角度思考

  二、出奇制胜:逆向思维

  三、巨人肩膀:科学类比

  第三节 教学机智:教师的创新技能

  一、灵活调控:课堂教学创新

  二、教育智慧:学生管理创新

  三、处世之道:人际交往创新

  教学重点:教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