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网络课程考核说明
(2017-05-16 11:13:55)
标签: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 |
分类: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幼儿园课程 |
考核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参与网络核心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使学生系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类幼儿园教育活动
设计、编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选择与组合的基本理念和操
作要点,提升从事学前教育实践工作的初步知识与能力,具备学科专业自主意识。
三、考核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教学大纲、
文字教材《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朱家雄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5 月)拟定的,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四、考核方式和计分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 的
50%,形成性考核可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作答,也可下载到本地打印完成再提交
纸质版给辅导老师。终结性考试采用书面和闭卷方式,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50%。 总成绩满分为 100 分,合成成绩达到 60
及以上,其中“终结性考试”不低于 30 分,方可通过本课程考核,获得本课程规定的 4 学分,否则不获得该课程分。
具体考核要求和计分方法如下: (一)形成性考核 1.形考作业(30%,即 30 分)
形考作业为 3 次。每次测验开始和结束时间责任教师都会在课程公告上进 行公示,并提醒学生完成。3 次阶段测验共折合为形成性考核成绩
30 分。
序 次 章节 形 式 布置时 间 提交时间 权重 1 第1~3章 综合练习 第6周
第10周末 30% 2 第5章 幼儿园活动方案设 计 第10周 第14周末 30% 3 第4~6章 综合练习 第13周 第16周末
40% 2.话题讨论(20%,即 20 分) 本课程共提供了 6 个话题供讨论,要求你至少完成其中 2 次讨论,多参与 不加分。2
次讨论共折合课程考核总分 20 分。 学员可直接在网络课程上平台完成讨论,也可参加由地方电大组织的讨论。
讨论主题由辅导老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帖子评价标准请看附件一。 3.案例分享(加分项,5 分)
分享案例情况,主要是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加分项,学员只要往课程资源的 “教学案例”栏目中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案例,根据案例质量可得 1~5
分。该加 分项不完成不扣分,加分项成绩仅计入网络参与度和形考作业两部分,不计入终
结性考试成绩,加分项计入成绩的原则是课程总成绩不能超过 100 分。
五、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范例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试 题型分为以下四种: 1.单项选择题,采用四选一答题形式,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着重考核学生 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识别及判断能力。 2.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的了解 或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概括能力。简答题一般不需要展开论述,但应根
据答题要求,将此题的基本要点用自己理解的语言陈述,或在答出要点基础上, 有自己的语言说明。 3.材料分析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 应用,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事件进行判断和简单分析,并说说其中的道理或正 确做法。
4.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着重考核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水平,该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在把握理论要点的基础上,结 合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进行分析和论证。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强调幼儿自然发展的教师往往( )。 A.更重视知识和技能 B.进行更多的非游戏活动 C.进行更多的游戏活动
D.进行更多的教学活动 2.下列关于活动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
B.活动设计注重创设认知冲突,促进幼儿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 C.活动设计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D.活动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数学教育的价值不太高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怎样有效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
(三)分析应用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1.近年来,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受社会上“教育从娃
娃抓起”口号的影响,计算机、外语、环保等教育内容都涌向低龄儿童。 请从课程内容选择的社会本位角度分析上述现象是否合理。如果合理,说说
其道理;如果不合理,请阐述你的理由。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试分析“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涵义及对课程和教育 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D
(二)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简述怎样有效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
答:(1)采用一些客观的标准和指标,以量化或质化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2 分)
(2)评价不可脱离具体的、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景,应多采用质化的过程性评 价。(2 分)
(3)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都应将“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和“教师 有意义的教学”作为有效评价的基本着眼点(2
分)。但低结构教育活动的评价 应更多关注幼儿自主的“有意义的学习”,高结构化教育活动的评价应更多关注
教育活动设计者和实施者的“有意义的教学”(2 分)。 (三)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近年来,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受社会上“教育从娃 娃抓起”口号的影响,计算机、外语、环保等教育内容都涌向低龄儿童。
请从课程内容选择的社会本位角度分析上述现象是否合理。如果合理,说说 其道理;如果不合理,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1)材料中“计算机、外语、环保等教育内容涌向低龄儿童”等做法 是不正确的。(2分)
(2)材料中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设置存在过度社会本位化的现象,一味迎合
来自幼儿家长层面的社会需求,以致幼儿园课程内容膨胀(3分)。这类课程不
是着眼于儿童自由活泼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上,而是集中在成人意欲向儿童灌输
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上(3分);其过分强调从知识的角度和社会的需要来考虑课
程内容的组成,片面强调社会要求,以牺牲学前儿童长远发展为代价,使幼儿园 的课程内容不断超载,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3分)。
这种做法不顾及儿童的需要、兴趣,只是一味满足社会的需要、强调知识的 重要性,就会导致课程压抑儿童的个性,扼杀儿童的创造性。(2分)
(可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要点,如能进行扩展并言之成理,可酌情增加1~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试分析“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涵义及对课程和教育 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答:1.“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涵义: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同程度的结合,根据结
构化程度的不同可主要分为低结构和高结构教育活动(2 分)。前者更多具有游
戏活动的性质,活动主要由幼儿发起;后者更多具有教学活动的性质,活动主要 由教师发起(3 分)。
(2)“单一科目”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活动、方案教学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等
四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常见的四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它们构成了一个不同结 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连续体。(3 分)
2.对课程和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1)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设计启示:①设计高
结构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将活动内容贯彻落实、如何通过活动环节的实施达 到预设的目标(2
分);②在设计低结构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活动中可能的各种动态因素,尽可能以一种不太严密的、具有弹性的设计
方式来呈现(2 分)。 (2)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评价启示:①对高结
构活动进行评价设计时,应去评价教育活动是否能有益于达成课程目标和教育活 动目标(2
分);②对低结构活动进行评价设计时,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更多关注真实教育情景中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情,通过与被评价者的对话,
对教育活动做出评价(2 分)。 (3)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评价启示:①幼儿园 每日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平衡(2
分);②幼儿园每周、每学期或学年教育活 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平衡(2 分)。 (如能对问题进行举例和详细阐释,可酌情加 1~2
分)
六、 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课程考核的内容主要来自文字教材,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
70%,一般掌握的 内容约占 25%,了解的内容约占 5%。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掌握: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重点掌握: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学科 行为主义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经济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政治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社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掌握:
维果茨基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文化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重点掌握: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系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地位
幼儿园课程中教学活动的涵义与作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性质 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的分类 掌握:
游戏的涵义及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幼儿园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结合的方式 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学科性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的分类
按幼儿学习的领域性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的分类 重点掌握: 按结构化程度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的分类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模式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模式之间的平衡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取向
掌握: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和评价的涵义与作用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取向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取向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原理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原理 重点掌握: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原理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原理 第五章 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幼儿园健康、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社会七个领域教育的基 本理论 掌握:
幼儿园健康、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社会七个领域教育的目 标和内容 重点掌握:
幼儿园健康、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社会七个领域教育活动 设计的方法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合和实施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 幼儿园各种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之间平衡的性质 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选择和组合的方式
独立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的利弊 相互渗透或整合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的利弊、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成 掌握: 幼儿园每周、每学期或学年教育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平衡
独立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制度化 重点掌握: 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在结构化程度上的平衡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合和安排的教育和保育要求
(二)终结性考试(50%,即 50 分) 1. 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侧重考核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命题原则 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考核说明的范围之内。
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第1~6章。考试命题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第三,每份试卷的考核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70%
以上的章节。 第四,试题难易适中。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 容易占30%,适中占50%,较难占20%。 3.
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传统纸质考试。 4.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5. 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 6.
特殊说明 终结性考试中学生除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必备工具外,不允许携带任 何书籍、资料及其他与考试无关用品。
前一篇:学前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