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教学大纲
(2015-10-30 10:50:08)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儿童文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张莉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的《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它包含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内容,还涉及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常见疾病预防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的一门省开专业基础课程。课内学时为54学时,3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婴幼儿各阶段身心发育的基本知识和营养素的基本构成;熟悉并掌握婴幼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喂养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学会各阶段婴幼儿的膳食配置,认识与喂养不当有关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食疗方法和预防方法等,以便合理安排婴幼儿的膳食与喂养,为进一步学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及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员有关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意识和能力,使学员能分析和运用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并使学员在了解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明确其实践应用方法。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相关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从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价、婴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价、婴幼儿营养学基础、婴幼儿饮食及保育、婴幼儿饮食安全与托幼机构膳食管理、婴幼儿营养与保育中的特殊问题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在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基本知识,利用丰富的案例和见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强调学生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营养与保育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知识和观念,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研究动态和成果。
2.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根据身边所看见的案例进行探讨式教学,也可以去当地幼儿园观察、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情况,了解营养与保育、常见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相关做法。有条件可以去当地的妇幼保健院参观学习。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分为了解、识记、理解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了解:是指对教材中一些相关知识进行阅读,知道其大意,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兴趣,作进一步拓展阅读。
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学时,3学分。
教 |
课内学时 |
一、绪论 |
3 |
二、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评价 |
12 |
三、婴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价 |
3 |
四、婴幼儿营养学基础 |
12 |
五、婴幼儿饮食与保育 |
12 |
六、婴幼儿饮食安全与托幼机构膳食管理 |
6 |
七、婴幼儿营养与保育中的特殊问题 |
6 |
合 |
54 |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概述
第二节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任务
第三节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
了解婴儿期和幼儿期的阶段划分;掌握营养与保育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掌握婴幼儿营养和保育的任务;重点掌握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意义。
第二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评价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简介
第二节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评价
(二)教学要求
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掌握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婴幼儿体格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评价指标;重点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价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认知发展
第二节 婴幼儿语言发展
第三节 婴幼儿情绪发展
第四节 婴幼儿社会行为发展
第五节 婴幼儿人格发展
第六节 婴幼儿心理发育评价
(二)教学要求
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婴幼儿心理发育评价的方法;重点掌握婴幼儿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绪发展、社会行为发展、人格发展的特点;学会初步分析婴幼儿的心理特点。
第四章 婴幼儿营养学基础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营养的概述
第二节 婴幼儿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
第三节 婴幼儿营养膳食平衡与膳食结构
第四节
(二)教学要求
掌握营养的内涵和重要性;掌握营养素的种类;掌握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功能;掌握实施婴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措施;重点掌握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重点掌握婴幼儿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第五章 婴幼儿饮食及保育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喂养方式
第二节 婴幼儿饮水与饮料
第三节 幼儿膳食的编制与烹调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二)教学要求
了解常见的几种婴儿喂养方式;掌握幼儿的膳食编制与烹调要求;掌握0-6岁婴幼儿的饮食特点;重点掌握各年龄段婴幼儿的保育方法;重点掌握婴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原则和方法;掌握托幼机构营养评价的方法。
第六章 婴幼儿饮食安全与托幼机构膳食管理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饮食安全与概述
第二节 婴幼儿常见食物中毒及处理
第三节
(二)教学要求
了解婴幼儿饮食安全的概念,掌握婴幼儿饮食不安全的表现;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掌握托幼机构中常见的食物中毒特点及预防措施,重点掌握托幼机构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重点掌握托幼机构的饮食安全管理要求。
第七章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中的特殊问题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营养与保育
第二节 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营养与保育
第三节
第四节
(二)教学要求
了解常见营养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和心理问题患儿的病因、症状、护理及预防要点,学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照料。
第四部分
有条件的地方电大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幼儿园观察、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情况,了解营养与保育、常见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相关做法。有条件可以去当地的妇幼保健院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