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分析》教学大纲
(2014-04-12 15:21:33)
标签:
教育 |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金融学、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本科)
《证券投资分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证券投资分析》是国家教委规定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省开选修课。本课程4学分,72课时,建议安排在第5学期开设。
《证券投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了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从宏观上揭示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过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促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技巧,提高证券投资的分析能力,丰富金融基础的学习。
二、先修课要求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务管理、现代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从理论上阐述了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从宏观上揭示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证券的含义与特点、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常见证券投资工具与金融衍生工具,掌握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与区域分析、公司分析、技术指标分析、证券组合分析等。通过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促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手段,提高证券投资的分析技巧,丰富金融基础的学习。
教学重点:与证券市场有关的理论、政策、问题以及证券投资相关的业务活动、原则、体系、方法、运行机制等。其中证券投资工具的运用和技术面分析是两个重点。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采用教师集中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辅以小组协同学习,网上模拟投资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结合《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特点,最终应把对证券市场功能、原则等的把握,建立在对理论、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业务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多的介绍现实证券市场背景和情况,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实感”,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各教学点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和教材实训篇的内容在学生中开展模拟炒股的训练。同时,各章节的学习重点,亦可作为各个教学层面的参照。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自学:自学是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辅导教师应安排实时与非实时的网上答疑时间,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2、面授辅导:在自学的基础之上,面授辅导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重点。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其他教学手段:本课程将通过网上发布教学信息和网上实时教学活动和非实时网上答疑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自学。网上教学信息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进度、单元作业等;网上交流主要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难点以及期末考试的相关信息。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过程中,对各章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要求,在大纲的第三部分给出了说明,需要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内容。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72学时,4学分。建议开放教育学生可安排课内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12学时,一学期开设。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 |
课内学时 |
实验学时 |
第一章 证券市场概述 |
2 |
|
第二章 证券投资工具 |
6 |
|
|
6 |
|
|
6 |
|
|
4 |
|
|
6 |
|
|
6 |
|
|
8 |
|
|
|
24 |
期末复习 |
4 |
|
合 |
48 |
24 |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证券市场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证券的基本涵义和证券市场的功能,了解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我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必要性。
1.证券的含义与特点
2.证券市场及其特征
3.证券市场的结构
4.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
5.证券市场的功能
6.证券市场的形成原因
7.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8.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概述
9.我国发展证券市场的意义
1.掌握证券的含义与特点、证券市场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2.熟悉证券的种类、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
3.了解西方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证券投资工具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基本证券投资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掌握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区别和投资方法。
1.股票的特征与分类
2.股票的发行、流通与收益
3.债券的含义与特征
4.债券的发行与收益
5.投资基金的概念、特点与种类
6.投资基金的参与主体及运作
7.金融衍生工具
1.掌握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区分
2.掌握股票、债券、基金各自的含义与特点
3.熟悉股票、债券、基金的基本分类与发行
4.理解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及分类
5.了解股票、债券、基金各自的流通与收益
6.了解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及功能
第三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2.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变量
3.宏观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
4.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5.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1.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3.理解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了解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变量
4.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指标
第四章 证券投资的行业分析与区域分析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的行业分析与区域分析的分析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通过行业的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和生命周期三个维度进行行业分析的分析方法,了解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对投资收益产生的影响。
1.行业分析概述
2.行业的经济结构分析
3.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4.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5.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6.经济区域分析
7.区域的板块效应
1.掌握行业分析和经济区域分析的定义
2.掌握行业分析和区域分析下的投资选择
3.理解行业的划分方法,了解行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业兴衰的影响因素
4.理解经济区域分析的内涵和区域的板块效应
第五章 证券投资的公司分析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如何从证券投资的微观主体着手对投资策略进行比对,掌握对公司的基本素质和公司财务进行分析的方法。
1.公司基本素质分析
2.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3.公司财务分析
4.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1.掌握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增长性的分析
2.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3.理解公司主要的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的意义
4.理解常见的财务分析中的问题
第六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掌握图形分析的技巧。
1.技术分析概述
2.K线理论
3.切线理论
4.形态理论
5.波浪理论
1.掌握K线及K线理论
2.掌握压力线、支撑线、趋势线、轨道线的含义和画法
3.理解技术分析基本假设和理论基础,了解波浪理论的基本内容
4.理解常见的持续整理形态和反转突破形态
第七章 证券投资技术指标分析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几种常用技术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利用证券公司提供的股票交易软件图对个股进行技术指标分析的分析方法。
1.移动平均线
2.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3.威廉指标
4.随机指标
5.相对强弱指标
6.乖离率指标
7.布林线
1.掌握移动平均线MA的含义、计算方法和葛兰威尔法则
2.熟悉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概念
3.熟悉MACD、KDJ、WMS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法则
4.了解RSI、BIAS、BOLL指标的原理和应用法则
第八章 证券组合投资分析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掌握马柯威茨均值方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并运用其来进行证券组合投资。
1.证券组合投资概述
2.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3.证券组合的可行域及有效边界
4.最优证券组合
1.掌握单个证券及证券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计算方法
2.理解证券组合投资的可行域、有效边界和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3.理解最优证券投资组合的含义和选择原理
4.了解证券组合的含义、组合管理的基本步骤
5.了解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进程
第九章 证券投资实训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股票交易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股票买卖的操作过程。
1.同花顺模拟炒股软件的安装与运行
2.自选股票池的建立与维护
3.同花顺软件菜单功能
4.股市K线分析方法
5.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6.常用技术指标分析方法
7.运用模拟炒股系统操作股票买卖过程
8.了解综合投资理财方法
1.掌握同花顺炒股软件的基本操作
2.熟悉同花顺软件的菜单功能
3.掌握利用常用技术指标分析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方法
4.掌握股票买卖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