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四

(2013-05-20 10:59:55)
标签:

教育

 

第七单元  其他游戏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语言发展阶段,掌握语言游戏的基本类型

2.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掌握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

3.掌握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和音乐游戏的设计方法

4.了解幼儿绘画的发展阶段,掌握指导幼儿美术游戏的方法

5.初步掌握集体娱乐游戏的组织方法与组织技巧

6.了解0-2岁婴幼儿游戏的发展和主要游戏类型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运用游戏开展语言、数学教育活动

2.能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运用游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3.能根据幼儿的特点指导幼儿的造型艺术活动

4.能组织和主持一定规模的集体娱乐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第一节  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旨在通过科学的、全面地、规范的趣味性语言训练,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一、幼儿语言发展阶段

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0-1岁时语言的准备阶段,此阶段的语言游戏主要是进行听音和发音训练,后期则可以进行一些建立条件反射机制的游戏。1-2岁的婴儿处在语言理解阶段。2-3岁时幼儿初步掌握语言的阶段,处于积极的言语活动时期,也是发展母语最快的跃进时期。成人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与幼儿交谈,通过和幼儿做游戏、讲故事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3-6岁是幼儿掌握词汇运用语言的阶段,听音、发音游戏仍是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发音的良好方法。语言游戏的重点在于扩大词汇量,正确运用简单的句子。4-5岁幼儿的发音器官已发育完善,能正确清楚地发音,口齿流利。这个年龄是学讲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6岁左右的幼儿不仅能正确发音,而且能按语言意思来调节自己的音调。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连续有序的过程,语言游戏的难易安排应遵循“听音-发音-模仿发音-理解语言-言语积极-掌握与运用语言”的发展规律。

二、幼儿语言游戏的类型

1.听音、发音游戏

听音、发音游戏旨在提高幼儿的辨音能力,练习正确发音,应贯穿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儿歌和绕口令是语言游戏设计中常用的游戏形式。对早期预防和校正幼儿的口吃有很大作用,此外对聋儿进行早期干预的作用。

2.词汇游戏

词汇游戏是以丰富词汇和正确运用词汇为目的的游戏。这类游戏不仅可以教给幼儿一些新词,而且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已学过的词的意义,并知道如何运用它们,达到活学活用。

丰富词汇的游戏应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词汇游戏常用的设计思路有多种,如以组词为核心扩展组词、词语接龙、说出反义词、同义词配对等。

3.句子游戏

句子游戏是以训练按照语法规则正确组词成句,并运用各种句式、句型的游戏。句子游戏以看图说话为主要构思,“小医生”让孩子为大人的句子纠错,也是个不错的构思。

4.描述性游戏

描述性游戏主要是以训练幼儿用简单、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发展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游戏。这类游戏主要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对话、表演等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各种语言实践机会,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词汇,培养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自然地讲话的良好心理素质。

讲故事是描述性游戏的主要游戏形式之一,有复述故事、续句合编故事、续编故事、自编故事等几种难度层次。猜、遍谜语游戏也很受孩子欢迎,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是幼儿最爱玩的游戏,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游戏。

5.文字游戏

在良好的识字环境中,通过游戏方法,完全可以使婴幼儿像学习口语一样掌握汉字进入阅读。婴儿识字的趣味主要是在识字的过程和接触字形、字音本身,做到认识和区别就行了。1岁半以前是婴幼儿识字的准备期,只要他习惯看字听字即可。1岁半以后,识字与认物并行发展。3岁以后的识字游戏应进入句子阶段。

三、幼儿语言游戏的指导要求

在进行各类语言游戏时,应注意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及早地施加语言刺激,教给孩子正确规范的语言,这样才能使语言游戏取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语言环境不是指生活条件的优越,而是指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小环境里,有没有足够的人际交流和良好的语言信息。要努力让孩子从小就听惯那些发音准确、语音清晰、用词正确、符合规范的语言,在悦耳的音乐、琅琅的儿歌、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和亲切有趣的语言游戏中学习语言。语言游戏最有利的时机是在孩子精力很旺盛很想玩的时候,以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作为游戏的内容,多带孩子接触外界,不断变换游戏的花样,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大人应注意发音的正确和用词的规范。此外,还应从每个幼儿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施以恰当的教育和引导。

 

第二节  数学游戏

学前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数和数量关系的敏感性,使幼儿获得一些数的初级印象,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游戏是数学启蒙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生动有趣、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使幼儿获得相关经验。

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大约开始于3岁左右。

2.在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大约4-5岁。

3.数运算的初级阶段:5-7岁。

二、幼儿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

以数学启蒙为主要任务的学前数学游戏,主要是幼儿通过有教师指导的活动,对常见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幼儿为学习数学做好心理准备。

1.数的游戏

数的游戏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培养数感,而不仅仅是教孩子会数数。这类游戏包括基数、序数的认识、相邻数关系、数的组成与简单计算等内容。

(1)基数的认识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是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设计数的游戏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数的概括范围、概括对象以及概括层次三方面逐步加以引导,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在数的概括范围方面,应按照从具象概括到表象概括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在数的概括对象方面,应按照从同类概括到异类概括的先后顺序进行设计;在数的概括层次方面,应按照从实物认数-图像认数-点子认数-数字认数这样的逐级抽象的发展过程进行设计。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活动,让幼儿积累多种有关数的经验,以发展其数的守恒意识。

(2)序数的认识

序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数,或是反映序列中某个事物的位置。学前教育从中班开始有认识序数的内容。帮幼儿建立叙述的概念,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了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懂得序数的实际意义;懂得序数与排列的方向关系。练习序数的游戏可有以下设计思路: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数;从不同方向辨认序数;辨认多种事物的序列;在变化的情景中辨认序数。

(3)相邻数的认识

相邻数是自然数列中的某个数和与之相邻的前后两个数的关系。认识相邻数主要是理解相邻数的数量关系。让幼儿机械背诵相邻数口诀的做法,并不能帮助幼儿真正建立相邻数的概念。而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依靠自己反复的体验,逐步总结概括并得出相邻数的关系,这种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概念的过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更为重大。

2.度量的游戏

量的概念是在实物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获得的。幼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比量游戏,来逐步掌握各种度量的概念。涉及游戏时应从量的关系、事物的性质以及比较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在量的关系比较中,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较容易;轻重、宽窄、厚薄、粗细、深浅的比较较难;容量、快慢、久暂得比较更复杂。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掌握好比较关系的难易程度。从比较物的性质方面看,对同质事物的比较容易一些,因此比量游戏应从同质事物的比较开始,逐步过渡到异质事物间的比较。幼儿可采用的比较方法包括直观比较和测量比较,即度量。在比量游戏中要注意渗透量的守恒概念。可以让幼儿知道一些常用的专门度量单位。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幼儿可以从认识与时间有关的概念做起,逐步培养他们的时间感、然后过渡到度量时间。时间和时间量的游戏,应首先从与孩子们熟悉的和经历过的事情相联系的概念入手,从较短的不确定时间间隔逐步发展到较长的不确定时间间隔。对于幼儿时间感的培养,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游戏。

3.几何与空间的游戏

包括了形和空间的游戏,目的是指导幼儿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知道各种形状及其名称,掌握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等概念。形的游戏包括形的辨认、形的语用、形的变用。形的游戏设计应突出图形生动形象的长处,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玩。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侧重辨认,4-5岁的幼儿侧重于表述和表现。

空间关系反映的是事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辨认空间方位要有一个立足点或基准点,根据这个点来判定空间位置。空间游戏可从幼儿自己的身体开始,第二步是以幼儿自己的身体为基准,然后逐步在变化的情境中,不断改变立足点来辨认空间关系。空间游戏可结合其它游戏来进行。

 

第三节  音乐游戏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1.音乐听觉游戏: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展开音乐听觉游戏。

2.节奏游戏: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节奏能力的培养应遵循节奏自身发展的阶段特点:体验稳定律动-发现、感知节奏-多声部节奏活动。节奏游戏强调身体动作的节奏体验。

3.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歌唱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为幼儿选择歌曲应符合音域的要求,用中等音量来唱歌,注意掌握幼儿连续唱歌的时间。

4.舞蹈游戏: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

二、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

在设计音乐活动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还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音乐活动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逐渐推进。将音乐教育内容游戏化处理的主要手段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纯游戏活动为主导,加入一定的教育内容;第二种是教学活动中加入角色、情节、虚拟动作等虚构性成分和竞赛性因素;第三种是以游戏性语言、玩具等组织活动。

 

第四节  美术游戏

    一、幼儿绘画游戏的发展阶段

1.涂鸦游戏阶段:约1-2岁。2.基本形状涂画游戏阶段:约3-4岁。3.初期绘画游戏阶段:约4-5岁。

和绘画一样,使用三维材料的手工游戏,也要经历无目的、基本形状和样式化三个游戏阶段,各阶段的发生期都比相应的绘画游戏时期略晚一些。

二、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指导目标是使幼儿能在画画、做做中动脑筋、想办法,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对能够感受到、想到的事物加以表现,从中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和形成追求美的积极心理。

1.1-3岁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3岁前的孩子,主要是给予充分的游戏,以鼓励他们乱涂。一开始每次只给一种颜色的蜡笔,以后再增加种类。玩黏土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捏玩的时候的新奇感觉,我们应和孩子一起玩。制作活动往往从破坏开始,如撕纸便是最初的纸工游戏。

2.3-4岁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最重要的指导仍然是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1)平面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适合3-4岁幼儿玩的平面造型游戏有水彩画、蜡笔画、印画和粘贴等。在纸上用颜料涂画可以使3岁的孩子获得很大的满足;大蜡笔是3岁幼儿进行平面造型游戏时最基本、最简单易用的工具,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蜡笔使用方法来使游戏多样化。用实物印画也是一种非常适合3-4岁幼儿能力和兴趣的美术游戏。在拼贴游戏中3岁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似乎更浓厚,可提供多种材料让他们自由拼贴。

(2)立体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柔软好用的黏土、橡皮泥和面团,非常适合给3-4岁的幼儿玩。各种摔、挤、捏、压材料的简单动作对幼儿来说都是良好开端,可提供一些工具,鼓励他们玩出花样来。玩偶是幼儿非常喜爱的玩具。

3.4-6岁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此时可以把音乐引入美术游戏中,激发孩子的情绪,并让他们用绘画和制作将情绪表现出来。

4-6岁的幼儿需要更多的财力哦啊,在熟悉的游戏中,应为他们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材料。

(1)平面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4-6岁幼儿喜欢水彩画,可指导幼儿玩“偶然性水彩画游戏”(又称意愿画)。在印画游戏中,可以进行纸模印画和喷洒印画。镶嵌画也是4-6岁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

(2)立体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黏土和面团仍是极好的三维材料。纸盒造型是幼儿喜爱的立体造型游戏。面具和玩偶是孩子最喜爱的玩具,除制作平面面具外,还可以启发他们用大纸袋制作面具和玩偶。若有条件,可让孩子尝试玩石膏造型游戏。

 

第五节  集体娱乐游戏

集体娱乐游戏特指那些中、大型的游戏、游艺或游乐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参加游戏的人数较多,并且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常见于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班集体或集会活动。

一、集体娱乐游戏的组织

1.明确活动目标2.选好与幼儿身心能力相符的游戏3.合理安排游戏时间4.选择合适的场地5.准备所需器具6.游戏变通的策划

二、集体娱乐游戏的主持技巧

1.主持游戏的方式:主要采用带领式。2.把握游戏的节奏3.主持风格:一般教师应表现出亲切、温和、真诚、自然的主持风格。4.让孩子充分活动5.要特别注意安全

 

第六节  婴幼儿游戏

    特指0-1岁婴儿和1-2岁学步幼儿的游戏。

一、婴儿的发展与游戏指导

0-4个月:主要选择一些适合视觉、听觉能力发展的玩具,要用各种手段加强婴儿的感觉训练,让婴儿多看多听多活动。在孩子高兴时与他做游戏。

5-8个月:接触和看、听一样重要,多触摸不同质感的东西。

9-10个月: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活动范围明显扩大,探索的对象越来越丰富。多玩一些爬行的游戏,此外,还要通过适当的倒置或摇摆身体的游戏,训练婴儿的平衡感。

11个月:多玩活动游戏,让婴儿的双脚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身体,培养步行所需要的体力。选择玩具时,多考虑那些适合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的玩具,以及音乐娱乐玩具。

1岁左右:尽量让幼儿活动身体,拓展游戏空间。注意安全。

1-2岁:加强训练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多和孩子做一些音乐节奏游戏。在平行游戏阶段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玩具和其他人的进行交换。

1-2岁幼儿适合的玩具包括:训练手眼协调的玩具;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的玩具;发展手的动作和思维、想象力的玩具;有利于幼儿模仿日常生活的玩具;自己娱乐的玩具。但玩具不是越多越好。

二、婴幼儿游戏的类型

1.感觉-探索游戏

婴儿最早的感觉游戏是听觉游戏和触觉游戏。听觉游戏从母亲亲切的呼唤开始;触觉游戏是全身性的,但以敏感区为主;视觉游戏应该从鲜艳的基本颜色玩具开始,逐步过渡到组合色。婴儿主动地探索游戏是从他能将地道手中的玩具抓握一会儿开始的,从此开始了自己主动探索的历程。

2.活动游戏

侧重于培养婴儿各种基本的动作技能,促进婴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增强体质,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游戏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和机体运动表现出来的。真正的活动游戏是从婴儿会爬以后开始的。

3.模拟游戏

是学步期幼儿开始的新游戏。最初的模拟游戏一般是以孩子的生活内容为主,而且模拟动作都与自己有关,后来会和玩具娃娃结合起来,后期的游戏内容增多,游戏时间大大延长。但只有幼儿意识到自己在扮演角色的时候,模拟游戏才进入了高级阶段——角色游戏。

4.接受游戏

是以接受信息为乐的游戏。这些信息一般都是由成人通过声音、语言、生动形象的动作以及玩具主动给予的,以期引起幼儿安逸、快乐的情绪。从信息是被给予的这个意义上讲,婴幼儿是游戏、信息的接收者,故称接受游戏。要求成人花时间做好游戏的选择工作。

三、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

1.要侧重游戏的活动性2.游戏时间不宜过长3.要确保安全4.以个别指导为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