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2013-05-15 17:23:04)
标签:
教育 |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54学时,3学分。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集体娱乐游戏、婴幼儿游戏等内容。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知道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先修课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体现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阐明课程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各类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为重点,在讲清各类游戏特点以及游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尽量联系实际多讲一些案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拓展学生对幼儿游戏的认知水平,重视实践环节,突出能力训练。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同时注意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应用讲授法、观摩法、练习法、操作法、总结归纳法等。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所学习的理论来分析、说明、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
教学内容 |
理论课时 |
实训课时 |
第一单元 |
6 |
|
第二单元 |
4 |
2 |
第三单元 |
3 |
4 |
第四单元 |
3 |
5 |
第五单元 |
7 |
3 |
第六单元 |
8 |
3 |
第七单元 |
6 |
|
|
37 |
17 |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游戏的本质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学前游戏教育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了解游戏的本质学说,了解学前游戏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当前的最新动态;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游戏乐趣的自足机制;领会游戏教育的科学含义。
2.能力方面:能明辨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熟悉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
第二单元 角色游戏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角色游戏概述
第二节 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三节 角色游戏的指导
第四节 角色游戏指导与教学技能实训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角色游戏的特点,了解角色游戏的结构和发展;理解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掌握幼儿角色游戏组织指导工作各环节的主要内容;掌握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
2.能力方面:能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能根据观察分析与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会按规范制定各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计划。
第三单元 表演游戏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第二节 表演游戏的指导
第三节 表演技能实训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表演游戏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幼儿表演游戏种类;理解表演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掌握对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2.能力方面:能用手影表现一些常见的动物造型;能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给幼儿讲故事;能操纵布袋或手指木偶进行故事表演;能排练演出小型儿童歌舞剧。
第四单元 结构游戏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第二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第三节 构造技能实训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掌握结构由喜的分类及各种结构玩具的主要特征;掌握幼儿结构游戏知道的基本任务;掌握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
2.能力方面:能制定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教学指导计划;能用积木和积塑玩具建构一定的结构物;能根据幼儿特点设计制作分割拼图游戏;能用自制的七巧板进行拼图游戏;会制作六块板、益智图、蛋形板等常见的拼板玩具。
第五单元 体育游戏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第三节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第四节 体育游戏的创编
第五节 体育游戏教学技能实训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体育游戏的定义、特点和教育作用;了解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方法;掌握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要点;掌握创编体育游戏的步骤、方法和要点;掌握构思体育游戏情节、设计竞赛活动的方法。
2.能力方面: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动作的要求创编体育游戏;能针对幼儿和体育游戏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会按一定格式编写体育游戏教案。
第六单元 智力游戏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智力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第二节 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
第三节 发展注意力和记忆里的智力游戏
第四节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游戏
第五节 发展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智力游戏
第六节 智力游戏教学技能实训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智力的相关理论;了解幼儿智力游戏的特点;理解幼儿智力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掌握各类智力游戏的主要教育内容;掌握各类智力游戏设计的主要设计思路。
2.能力方面:能根据幼儿特点设计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的智力游戏;能根据幼儿特点和教育内容设计制作游戏棋;会设计简单的迷宫游戏。
第七单元 其他游戏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游戏
第二节 数学游戏
第三节 音乐游戏
第四节 美术游戏
第五节 集体娱乐游戏
第六节 婴幼儿游戏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了解幼儿语言发展阶段,掌握语言游戏的基本类型;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掌握数学游戏的主要内容;掌握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和音乐游戏的设计方法;了解幼儿绘画游戏的发展阶段,掌握指导幼儿美术游戏的方法;初步掌握集体娱乐游戏的组织方法与主持技巧;了解0-2岁婴幼儿游戏的发展和主要游戏类型。
2.能力方面:能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运用游戏开展语言、数学教育活动。
第四部分 实践环节
实训要求详见各章节安排。有条件的地方电大老师可带学生去幼儿园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以及教师设计指导游戏的情况,让学生亲身实践如何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以及尝试设计和指导、观察和评价各类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