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2012-04-24 13:35:12)
标签:
教育 |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于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专业拓展模块中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把握学前儿童家长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指导理论,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提高对家长的咨询能力和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领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以及对家庭教育实践的指导离不开教育学的理论修养;家庭教育以作为子女的青少年为对象,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需要理解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家庭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对家庭教育实践的指导需要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具备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是指导家庭教育的前提,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牢固理解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
家庭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价值观;
单纯的知识并不能形成学生指导和从事家庭教育的现实能力,教师应通过教学借助现实案例等形式形成学生指导和从事家庭教育的现实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应采用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自学主要针对于易于理解的知识的记忆;辅导主要是通过知识的运用和练习形成学生的教育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也应采取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个别学习主要是理解知识,形成技能;集体学习可着重于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形成学生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立场。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知道指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此目标要求在一定的信息提示下能够准确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内容。
理解是指所学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发生联系,成为自己的经验中的一部分。此目标要求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举例、分类、概括、推论、说明等。
运用是指把所学知识运用于适当情境,解决其中的问题。此目标要求当给予一个问题情境,能够运用相关的原理解决。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3学分。
教 |
课内学时 |
第一章 导论 |
4 |
第二章 家庭 |
4 |
第三章 家庭教育 |
3 |
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 |
5 |
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
6 |
第六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
6 |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
6 |
第八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 |
6 |
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
4 |
第十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
6 |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
5 |
合 |
54 |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二)知道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
(三)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四)提高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本课程的自觉性,为学好本课程创造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社会大背景的制约
(三)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考核要求
(一)知道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
(二)简单应用:通过对幼儿家庭的访问,分析家庭主客观环境及社会大背景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三)知道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四)知道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家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家庭的概念
(二)理解家庭的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基本知识
(三)为学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有关章节提供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家庭的概述
第二节 家庭结构
第三节 家庭关系
第四节 家庭的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的生命周期
(二)家庭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三)家庭关系的概念和类别
四、考核要求
(一)知道:家庭结构的要素、家庭结构的定义、家庭关系的定义、特点
(二)简单应用:比较联合家庭与残缺家庭各自特点
(三)综合应用:比较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影响
(四)知道: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不同特征
(五)综合应用:通过家访,研究不同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家庭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三)理解现代教育体系下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概述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第三节 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及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四)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四、考核要求
(一)知道:家庭教育的性质、特点、终身教育、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特征
(二)知道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简单应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动行为对幼儿发展有何作用
(四)知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本质区别
(五)综合应用:结合日常工作,仔细考虑“家庭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是如何体现的
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不同家长角色的职责特点
(二)理解亲子关系的形成、互动的过程及影响亲子关系和家长行为的因素
(三)为学习家庭教育过程和有针性对地指导家长提供依据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父母的职责
第二节 祖辈的职责
第三节 子女的职责
第四节 亲子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父母亲的职责和分工
(二)祖辈家长的职责和教育特点
(三)子女的职责及家庭教育中的子女
(四)亲子关系的概念及亲子间的互动
(五)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知道父母的角色和作用
(二)简单应用:如何更好地发挥父亲的作用
(三)知道: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
(四)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及成因
(五)简单应用:调查身边孩子隔代亲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六)知道:社会转型期亲子关系的特点及亲子间的良性互动表现特征
(七)知道:影响亲子关系的各种因素
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初步理解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含义
(二)理解学前儿童家长不同教育观念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1、知道: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
2、知道: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3、理解: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1、知道:(1)传统儿童和现代儿童观分别所具有的教育行为;(2)传统儿童和现代教育观分别所具有的教育行为;(3)不同期望下的教育行为
(三)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1、不同辈份对儿童教育观念的影响
2、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儿童教育观念的影响
第六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一)明确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
(二)熟练理解不同教养方式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各种因素
(四)尝试应用所学理论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二)教养方式的划分及类型
(三)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五)娇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六)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七)家长和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1、知道: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二)教养方式的划分及类型
1、知道: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组成的教养类型
2、知道: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3、知道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与教育行为和幼儿发展三者的关系
4、简单应用:观察、分析周围幼儿家长的教养方式、相应的教育行为及幼儿的发展状况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与类别
(二)明确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初步体会如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与类别
(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与类别
1、知道: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
2、知道: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1、知道: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各类别的名称;学前儿童家长提高各种教育能力是应注意的问题
2、知道:如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各类别教育能力
3、知道:学前儿童家长不同教育能力分别具有的教育行为
(三)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1、知道:影响学前儿童家长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
2、知道:影响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因素
3、知道:影响学前儿童家长了协调亲子关系能力的因素
4、知道: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因素
第八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
(二)
(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1、知道: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1、知道: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2、知道:对学前儿童品行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3、知道:在家庭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品行教育的必要性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1、知道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各原则的名称
2、知道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各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初步理解产前保健和胎教的相关内容
(二)熟练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不同的家庭教育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产前保健与胎教
第二节 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第三节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一)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二)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四、考核要求
1、知道:如何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2、知道: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内容及对家长的要求
3、知道:对婴儿进行言语刺激的必要性及方式
4、知道:建立个人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的途径
5、知道:幼儿期进行建立个人常规,对个人负责家教内容的作用
6、知道:幼儿期进行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对家长的要求
第十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初步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对象及作用
(二)初步理解非期望行为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三)明确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策略和方法
(四)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学前儿童非期望行为展开家庭教育的策略、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述
第二节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方法
第三节 管教的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
(一)非期望行为发生的原因
(二)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
(三)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
(四)管教策略
四、考核要求
(一)知道:非期望行为的概念
(二)知道:非期望行为的发生原因
(三)知道:非期望行为管教原则、策略
(四)知道:对非期望行为管教方法
(五)知道: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方法
(六)知道:沟通策略的关键点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目的与任务,知道指导工作的原则,把握指导工作的主要对象
(二)理解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情况
(三)提高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从事该项工作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第五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
1、知道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知道:对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的内容要点
2、简单应用:如何对3-6岁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3、综合应用:根据3-6岁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指导形式
(四)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1、知道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
2、简单应用:分析本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如何进行才能更合理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