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高三学生压力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2010-03-08 15:06:49)
标签:

杂谈

关于高三学生压力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参与者:xxx,xxx

实践的主题:高三学生所面临的压力

时间:2010年2月23日

地点:xx一中

先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在xx一中高三年级同学中任选130名同学,并对其所面临的压力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对你而言进行的压力主要有哪些:

含1怕老师,家长批评;2怕辜负家长;3同学间的摩擦使自己无心学习;4同学间的学习竞争太过激烈;5对于前途的焦虑;6其他等六项选择意在了解高三学生的压力来源。

二这种压力对你的学习影响有多大

含1几乎无影响;2有些影响;3影响很大;4几乎无心学习等四项选择等四个选项,意在调查压力对高三学生的学习影响程度。

调查结果:如下表:

压力种类

 

序号

人数

所占比例

1

11

8.5%

2

43

33.1%

3

14

10.8%

4

15

11.5%

5

36

27.7%

6

11

8.5%

 

压力程度

序号

人数

所占比例

1

3

2.3%

2

71

54.6%

3

43

33.1%

4

13

10.0%

 

 

 

 

 

 

 

 

 

理性思考与感悟:很多人都说“高三是人生最苦的时候”,“念书的孩子是最累的”。在高三这样一个对人生至关重要的时期,对于青少年无疑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以往大家都常常听家长们说:高三的孩子们学习竞争太激烈了,孩子压力大。然而事实上高三的学生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真的是家长们所理解的竞争激烈吗?由上面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学生们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最爱他们的家长们。其次学生们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是压力产生的另一大原因。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广大的学生家长们是否应该从新审视一下自己对孩子的关心。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作为90后的孩子可能在意的并不是父母在吃穿上能给与自己多少,更多的是渴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关心和理解。然而作为父母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父母眼中好爸妈就是满足一切孩子想要的合理的吃穿要求,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一个物质上极度丰富的世界。这便与孩子们的想法产生了差异。导致孩子与家长很难相互理解。而家长极度的物质上的关怀反而使学生们承受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父母对孩子的无限投入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成绩有着过高的期望,同样会让孩子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总而言之,家长盲目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和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不仅给了学生物质上的极度满足的,同时还给了他们巨大的精神折磨。同时家长们有收获了什么?

     其次对前途命运的担忧是另一大压力,作为高三学生,他们已经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然而思考的结果似乎并不能十分清晰明了。我现在做的真的是在为今后打基础吗?高考真的就是唯一的出路吗?即使高考考的很出色就一定会有一个理想的未来吗?我所要努力的方向真的是我喜欢的吗?我要达到的目标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吗?等等诸多问题都在烦扰着高三的学生。同学们只知道朝着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拼命前进,去不知道未来在哪,它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这么盲目呢?我想这主要是源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从小学生们就在被家长和老师们念叨着要得高分,以至于在很小的时候就建立了一个“分数至上”的概念,只要得高分就会得到夸奖,只要得高分就能得到赞扬,只要得高分就能得到尊敬。就在这样的观念下,孩子的价值观收到了误导。家长们也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忽略了对孩子培养的最终目的。

     我们让孩子们读书学习,是为了让他们有教养,有文化,有思想,让他们以后能够幸福,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得高分。然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却使得很多让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忽略了孩子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适合成为哪方面的天才。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习方面的天才,国家制定九年义务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程度,让中国人从小就能掌握最基本的常识,知识以及能力。而不是让每个人都能的高分,当然也不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把高等的文化和科技掌握的非常娴熟。

    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是好的,是有必要的,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却使得现实有悖于这项政策的初衷。

而从压力程度的调查上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些问题,青少年的成长压力值得关注。只有2.3%的同学表示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对生活的影响不大。大多数的学生都面临着精神上的负担。可见我们的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应当在关注升学率以及就业率的同时,也关注一下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建议:总结以上思考及感悟,得出以下建议,仅供家长参考:

1.    多多关注孩子情绪上的变化

2.    明确一个对孩子是正确的培养方向

3.    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4.    多浏览一些更为详细的调查,真正客观的去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个人能力有限,做的调查也不十分全面,只希望家长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最后祝所有的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的期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