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次十一中国十大木版年画创新展内容丰富,精彩分呈,体现了现代木版年画的精品力作。会议上程主席作了重要讲话,特别是讲到木版年画的出路,指出年画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发展的更好,制作工艺不需要创新,而年画内容需要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制作出适合现代人需要的年画才能让年画回归生活,成为生活中的消费品,从而带动木版年画产业的发展。
但是与会部分专家思想偏执,总是认为木版年画已经过时,特别是某高校的教授李杰老师,据主挂人介绍,李老师为他创作了新十二生肖,当然大家没有看到他的作品,对其作品是否具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点不便讨论,如果李老师喜欢年画并有创作意愿,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李老师的讲话中不难听出,他不喜欢木版年画,而对从事木版年画的艺人更是看不其,啧啧不休地反复说你们这些早已过时的东西根本没必要去传承和保护,而对于从事年画的民间艺人更是不屑,真不知道会议组织者怎会请他来给大家讲话,本人感到这次会议质量实在不高,被这么个专家奚落一顿,心中堵的难受,真是不吐不快。
年画创新论坛多好的会议没有开好,关建是具有话语权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专家们站在自己的力场为年画艺人的创新发展指出道路,做动漫,做玩偶,做拚图,和之前所提之做文化衫等等衍生品的开发,这些只能是利用传统年画图样制作工艺品,这些不能称之为创新,为什么说他不是创新,因为利用现代工业技术生产制作工艺品是工厂和具有实力的开发商的生意对于大部分的艺人来说是没法创新的,隔行如隔山,年画艺人放下刻刀画笔,去制作那些工业品,无疑要从头开始,对于术业有专攻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笔者觉得年画创新还是要走自己的路,用已所长,创新内容而不能去放弃自己熟悉的盲目去从形式上创新,这样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而更重要的是,年画的发展还是要靠年画艺人,而不能一味地指旺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