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豫盛荣年画博物馆
豫盛荣年画博物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5
  • 关注人气: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春絮语:我是怎样制作木版年画的

(2018-02-18 10:47:11)
标签:

杂谈

   朱仙镇木版年画曹家老店第九代传人曹新年,从事木版年画行业30多年,现在是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学会会员。
贴年画作为中华年文化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周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以后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年画多采用雕版印刷,量大而便于普及,更推动了年俗文化的发展。
   朱仙镇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她起源于唐代,是大唐文化普及民间的代表,当时人们多采用木版印刷年画,用于春节张贴,北宋时,由于宋太祖提倡文治天下,大力推广木版年画,镂刻印染忠孝节义的故事张贴于茶楼酒肆以便教化臣民,因此北宋时期木版年画发展繁荣,明清时,朱仙镇因年画的繁盛而成为中国四大名镇,漕运码头,那时作坊林立有数百家之多,年画更是远销国内外,在朱仙镇众多店铺中以曹家年画最为著名,至今尚流传着朱仙镇有三宝:曹家年画,何家鞭炮,玉堂豆干,。
   曹家与木版年画结缘已有3百多年历史,据家谱记载先祖,博学杂收,好艺事,善丹青,技艺精湛成为木版年画的一代宗师,清初,迁居祥符朱仙镇于砦村,结芦运粮河边,广收门徒传授技艺,使朱仙镇形成以年画业为主的商业重镇,到清乾隆年间发展成为著名的年画十三家之一,曾用版号豫盛荣,二合老店,二合永,曹家老店等等,历史上曹家善于绘画的名人很多,三国时期的曹不兴,唐代的曹覇,清代的曹雪芹等等,都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作为木版年画艺人的朱仙镇曹家秉承先祖遗训:淡泊名利,用心作画,广纳博收,厚积薄发的原则,始终如一从选题,选材,工艺,制作上一丝不苟,选用上等梨木版,为什么要选用梨木版,因为梨木为至阳之木,古人认为它不仅能克邪气,还能为家中增添福气,只有用这种至阳之木制版印出来的年画才能真正体现新春纳祥的寓意。
选材之后要裁切,刨平,然后刷上麻油,刷油后再以炭火烘烤,让麻油充分渗透入木版中,而后再放入开水锅中煮10分钟,这一过程谓出油,经过这几道工序加工后雕刻的印版才能久存而不变形。
   木版制作好后就要反贴上画稿,画稿根据需要构思,绘图,年画的构图为便于印刷多采用紧密型的构图方法,画面一般不作大量的留白,因此构图饱满也是朱仙镇年画的一大特点,勾画线条多采用铁线描,突显神圣庄严的氛围。
   在用色上我们采用传统制色方法,以朱砂,广丹,槐米,铜绿,苏木,松木为原料,加入明胶,白矾,蜂蜜,五倍子,白芨等等,采用传统工艺,经过炒,泡,熬,漂,滤,等数十道工序,调制出丹红,铜绿,葵紫,槐黄,松香墨和水红色然后就可以印年画了。
  朱仙镇年画在雕印工艺上尊寻易经的原理,以阳阴五行为理论基础,在技法上采用阳阴相间的手法,尊寻天地万物皆出于道易,生生不息的原理,以阴刻代表阴极,以阳线代表阳极,以线为骨,以色为肉,以易理入画图,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气场,从而达到美化门楣,迎春祈祥的功用,在用色上以五行相生合五色,以国槐之英制黄色代表金,为东
木为西方,以松烟制墨印黑色代表水为北方,以广丹调制红色印红代表火为南方 ,以紫葵花盘制取紫色,代表土为中央,主镇四方。
  一张年画经选题,绘稿,雕版,制色,印刷等几十道工序才可以完成,小幅的也需要一两个月,大幅的更是累年积月才能制成,精湛的工艺,完美的人物造型创造出悠久的传统文化。
   过年了,请几张门神让那些曾经叱诧风云的历史英雄帝王将相来为我们看家守院,这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在潜移墨化中对真善美的宏杨,让我们记住那些英雄人物,请他们为我们保驾护行,也为我们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和谐吉祥的氛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美满幸福,顺心顺意2018一起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画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