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小篆记录了线条文字的历史,是认识汉字的一扇大门。大门的一侧是图画、象形文字,另一侧是笔画文字。打开这道大门,我们就可以从古到今顺利的认识汉语的形成、发展与思维特征。纵观文字发展及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小篆主要有以下三大重要作用:一、对汉字规范化的作用。二、对促进各地文化交流、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三、对书法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我将就这三点,对小篆的作用稍加分析。
一、对汉字规范化的作用
小篆是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在大篆基础上加以整理的结果。因此,小篆的诞生标志了汉字的统一,对汉字的规范起过重要的作用。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它是古汉字的最后一个阶段。同以前的各种字体相比,小篆笔画粗细匀称,更加线条化,行款也更加整齐。小篆废除了一些异体字,改变了原来一些汉字的偏旁,使每个汉字的偏旁及其结构部位都固定了下来,为方块型汉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上古文字学上,它第一次使汉字走向了便于识别的道路,可以说这为以后文字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汉代大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就直接得益于小篆。
二、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汉文化的发展
小篆相对甲骨文、金文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的形成,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多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种多样的混乱局面,从而使汉语书面语用字高度统一起来,这对促进各地文化交流、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汉民族书面语的形成和统一,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文化的交流最大的障碍便是语言文字不通,小篆规范了文字,使各地思想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递、理解,从而推动了各地文化交流。
三、对书法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尽管规范统一的文字,从自然流变的角度阻碍了文字向书法和美化装饰文字的发展,但它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可供学习和参考的文字范型,尤其是作为篆书文字的最后一站。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小篆既由籀文整理而成,曲线固写,笔画统一匀称,结体谨严,道劲庄重,兼而有之。在中国书法艺术上,都有极大的影响。它是由西周金文那种圆润笔势不断发展而成的,以李斯为代表,用笔圆笔藏锋,匀平严整,笔画粗细一致、左右对称。然因笔画繁复,书写不易,多为典重场合使用。由于小篆的无法普及和应用,使得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较为权宜的书写形式和文字表达方式,让书法史在秦朝就开始出现复线形态,即秦篆与秦隶并存、正体篆书和草体篆书并存,石刻载体与竹帛载体并存,这些创造性的书法内容,在以后的书法流变中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小篆对我国汉字的规范化、各地文化的交流、汉文化的发展及书法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不可抹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我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汉文字的发展,对小篆进行研究是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的。
虽然是根据材料整理的,没多少自己的话,但想……也许对某些人会有所帮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