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非暴力沟通的实用技巧

标签:
非暴力沟通亲子教育 |
分类: 美文欣荐 |
博主荐语: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沟通的高手。几年前,我第一次了解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概念,就觉这一沟通模式对各种人际交往都有操作指导意义。我的笔记本上至今都留存着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第一要素——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第二要素——感受,通过使用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比如高兴、不高兴等,清楚地表达对观察结果的心理感受;第三要素——需要,说明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即表达自己的需要;第四要素——请求,借助具体的描述,告诉对方为了改善现状希望他做些什么。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将爱、尊重、理解、欣赏、感激融入到日常生活里的沟通“心”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四步走直达孩子的内心:
第一步:观察和阐述事实。以第三人的身份清楚地将我们看到的客观事实说出来,绝不用主观意识添加色彩。
第二步:表达感受。我们需要先放下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体会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并表达出各自的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第三步:了解彼此需要。身为父母的我有什么需要?孩子感受的背后有哪些需要?
第四步:明确具体地表达请求。清晰的说明我们要的是什么,或者给孩子的建议是什么?的是什么,或者给孩子的建议是什么?
例如下面的3个小案例,家长们可以在家练习使用。
例一:妈妈看到家里餐座上有孩子的袜子
可以对孩子说: “小宝,我看到餐座上有两只你的脏袜子(观察),妈妈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中整洁(需要)。”
(然后提出具体的请求/要求)“你是不是愿意把袜子放到洗衣机里。”或者“你是不是愿意把袜子拿给我,我们一起将它放到洗衣机里。”
例二:妈妈看到孩子在超时间玩电游而没有做作业
可以对孩子说:“小宝,我看到你在超时间玩电游,还没有做作业啊(观察),妈妈很担忧,也有些失望(感受),因为我担心你的休息时间不够,对身体不好,也对你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感到失望(需要)。你是不是愿意现在不玩电游开始做作业了呢(请求/要求)?
例三:妈妈希望孩子晚上睡觉前可以刷牙
可以对孩子说:
“小宝,我看到你今天晚上没有刷牙就上床准备睡觉了(观察),妈妈很担心,怕你的牙齿会被蛀虫吃掉(感受),我很喜欢你有现在这么健康和漂亮的牙齿(需要)。你愿意现在和妈妈一起去刷牙吗(请求/要求)?”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让非暴力沟通成为你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开始,你开始去转变——
◆用友善的语言代替抱怨、指责和惩罚。
◆用关切的倾听代替评判和诊断,促进与他人之间的联结。
◆有觉察的行为代替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成长和转变伴随喜悦,而不必通过自责和内疚。
最终,经由爱的语言传递,亲子间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都得到满足,便能让爱在我们与孩子周围流动。
亲子非暴力沟通的实用技巧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问对教育”
前一篇:决定规则的人闷声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