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剧变脸-记录片研学活动

(2018-11-30 16:12:13)
标签:

mpp

教育

美国本科留学

美国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申请规划

分类: 原创博文
  变脸的背景介绍

  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内容之一,我们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发现了它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兴趣,养育性情,增长人文修养,更重要的是在细雨润物中塑造孩子的品格。

  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戏剧,是推广艺术教育的最好载体。戏曲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中国戏曲脸谱与人物角色相配合,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

  脸谱与服装的搭配构成了舞台上净、丑角人物的外观,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唤起观众的心理共鸣。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对唤起观众审美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五颜六色的脸谱,变幻无穷,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就连许多西方艺术大师都觉得中国戏曲脸谱"奇妙极了"。

  而川剧的变脸集戏剧脸谱之大成,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一拂袖、一摇头、一甩扇,十几秒的工夫,变化出十几张不同的脸谱。非常神奇。

  一张脸,为什么瞬间就能发生变化?是魔术还现实?是真实还是虚幻?为什么像刘德华那样的巨星还要不辞辛苦拜师学习变脸?如何学习“变脸”?为什么独独在川剧中,出现“变脸”这种技艺?这样的表演方式与川人的性格有何关系?透过变脸我们又能窥探到什么样的人性奥秘和艺术真谛?从川剧变脸的学习中,我们是否可以观察到生活、学习、艺术之间的必然联系?

  活动介绍

  2018年寒假,首届全国中学生变脸-记录片研学活动成功举办,参加这次活动的学子们收获满满。

  在即将临近的暑假,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变脸-纪录片研学活动继续举办。

  藉着“川剧变脸探秘”的学习和学习过程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让其成为学子们接受艺术教育的一个切入口,近距离走进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文化。

  学习、表演、拍摄、剪辑——孩子们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孩子们亲历自己的每一段精彩。与此同时,制作讲述孩子们学习川剧变脸的故事,真实纪录学习川剧的过程的纪录片,既作为给孩子们的纪念,又作为作品参赛。

  著名的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补强教授作为变脸教学老师,亲自带徒学艺,以此探究川剧变脸的奥秘。西南交通大学影视传媒中心主任、纪录片专业研究生导师李家伦教授指导、拍摄、制作此次拜师学艺的纪录片《学变脸》,让参与同学记录自己的学艺生活,初步了解记录片拍摄、制作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活动?
——来自活动创建者,同时也是一位家长的自述。

  我也是一位美本申请的家长,走过这个路之后,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要找到好的活动,适合自己孩子的活动。我当时在为孩子寻找活动的过程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在完成了孩子的申请以后,我就想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用起来,提供一些延续活动,于是我就尝试着来做了这个变脸和纪录片的活动。

  对于美本的申请,家长们也可能感觉到一年比一年的竞争激烈。学校的GPA,标化成绩比拼后,就是比拼活动了。通过文书呈现出来孩子真正的软实力。我们就想通过这样的活动,给孩子一个背景的提升,当然不是这么一个活动就能提升学生的背景,活动得是延续的。

  我们思考的是学生的兴趣和中国文化该如何结合起来。同时我们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能有一个活动延续的过程。学生在参加了川剧变脸的活动后,可以继续完成纪录片拍摄活动。川剧变脸是非遗文化,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另外一个是对传媒方向,我们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拍摄一个纪录片我们把这两个活动在短时间内连接在一起。 

  我们寒假有两个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孩子。当这两个孩子参加完之后,他们有一些感悟,这个八年级的孩子一开始不是很愿意参加,但是他参加完了之后,说还是蛮喜欢表演的。之前是觉得站在舞台上会很发怵,但是带着这个面具表演变脸的话,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最后录制了一个自己的纪录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