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

标签:
老家人纽带含辛茹苦广富林泰晤士小镇 |
分类: 游记 |

老家的小娟来了,小娟到上海瑞金医院来看病。
其实插队当知青时候,我并不熟悉她,我是1974年离开插队村庄的,而小娟一家就是在我离开前不久从爱辉城关搬到我们生产队来的。十多年以前,小娟来过一次上海,福英告诉我:“小娟来了”。小娟?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小娟是谁,也就没有和小娟去见面。
2009年,我和我们队知青一起重返第二故乡,看到了那个整天陪伴在我们身边的热情的圆脸大眼睛的小娟,才知道小娟是我插队时的村姑好友——秀兰和秀芬的嫂子。小娟的丈夫大申和我们一般大,瘦高个,文气中带着腼腆,是农村中很少有的“秀才”模样青年。
也就是这次回乡,看着成天陪伴我们左右嘘寒问暖的小娟,终于让我想起当知青时,有一次在村子的北头看到过的,从爱辉城关搬来不久,才十几岁的圆脸大眼睛的漂亮小姑娘。
婚后,小娟有了两个漂亮可爱的女儿,郎才女貌,非常圆满的一个小家庭,谁料一场车祸竟然夺去了大申的性命。
丈夫走了,孩子很小,我不知道小娟是怎么度过那些日子的?只知道小娟当时毅然做了一般女子很难做到的决定,离开农村,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到黑河城里去,租房子,到建筑工地打零工,她下决心要让两个女儿接受城里良好的教育。
2014年,小娟和她的小姑秀芬来上海,住在我家半个月,与小娟交谈让我对她肃然起敬。
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没有固定的工作,肩上的担子千斤重。朋友看到小娟生活艰辛,为她介绍对象,小娟一概拒绝。小娟怕自己再嫁后两个女儿受苦,就这样咬着牙关坚持一个人把两个女儿培养成才!
性格造就命运这话一点不错,小娟坚强的性格、超前的眼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多年临时工得到转正,在城里有了自己的住房,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退休金,两个女儿极其孝顺,现在的小娟好幸福!
这次小娟到上海,主要是她爱辉城关老家的上海插队知青接待,她再三关照不要麻烦太多的人,我也是在她回黑河前的两天才知道的,于是就有了这两天的与小娟相处。
网络时代网络奇缘,小娟让我和博友美玲成了朋友,小娟老家在爱辉城关,博友美玲在博客中上传小娟与他们队知青的合影照片,我在博客上看到了,与美玲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小娟成了我们与爱辉城关知青的纽带。
下面发我们这次与小娟相聚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