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上大嶝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集装箱改造的餐厅,“大嶝人家”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中午团餐品尝小海鲜。

餐后乘坐电瓶车游览大嶝岛,驾驶员兼任大嶝岛导游,大嶝岛正在新建飞机场,新建的飞机场规模很大,目前处于围海造田阶段,这是新建的气象站。

驾驶员告诉我们,这是过去炮击金门时遗留的碉堡,我要求电瓶车停一下,让我过去拍张照片,电瓶车驾驶员同意了。
当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大嶝岛照片,一个朋友写给我一段话,我摘录在此:我看到你拍摄的当年战争还残存的工事碉堡,不由陷入久违的沉思与回忆中:六十年代台海互轰互炸,这边“我们要解放台湾”,那边“我们要反攻大陆”。双方的炮击声耳边轰鸣,此外政治宣传攻势,敌特潜伏渗透,也无不用之其极,大有吞掉对方之势。彼时,我正在厦门求学,一切记忆犹新,随着历史的进展,国共两党恩怨,兄弟不和的路上,已由两党领导人的握手言和达成共识。未想国民党的不争气,竟发展到......弄得现在麻烦不断,怨声载道......

我于2010年来过大嶝岛,那次是自由行,四个人从厦门打的过来,来回花了300元钱的出租车费,为的是看一看当年和台湾互相炮击的战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两岸之间爆发的“八.二三炮战”,使地处前言阵地的大嶝岛,小嶝岛、角屿岛一起成名,从此名闻遐迩。
我们这次的旅程中有环游大嶝岛的项目,却没有参观“战地”的内容,对于我的同伴们来说一个是个遗憾。因此,我找出几张2010年秋天,我在大嶝岛战地旅游的照片发在此。

当年的战壕。

岗楼。

当年对台播音大喇叭。

2010年在我大嶝岛战地旅游留念:

海边面对金门的巨幅标语。

大嶝岛上的“龙海宫”。




慈济圣宫。


停泊在河岔的渔船:


岛上有一颗800年的大榕树,它独木成林。

我们的团员在大榕树前祈福!

大榕树下合影:


海湾。


对面隐约可见的就是金门。

岛上人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