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买完黄龙洞门票,带领我们走长廊,长廊两边的景色很美,长廊边的小溪上有很大的水车在转,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

我透过玻璃拍的水车,照片竟然出现了彩虹,其实这是玻璃的反光所至。

湘西大水车。

此“烟雨张家界“的石柱形似张家界的山,上海阿妹喜欢。(入乡随俗,苗族人称比自己大的男子为“阿哥”,比自己小的女子为“阿妹”)

黄龙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陵源风景区,无疑是中华自然风光的一块王牌,而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黄龙洞,当之无愧成了这一王牌景区的核心。这颗深藏地下亿年的明珠,伴随着八十年代初张家界的对外开放而得以蛮声海内外。

黄龙洞现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洞体共分四层,整个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笋、石柱、石钟乳各种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据专家考证大约3.8亿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观。





游船码头。

黄龙洞第二层洞中的一条阴河,响水河全长2820米。游客乘船游览段800米。



在龙宫里,有一根又高又细的石笋,这就是“定海神针”,形状十分奇特,它高达19.2米,两端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

我们现在站在黄龙洞的最高层第四层“龙宫大厅”,龙宫大厅是黄龙洞最大的一个厅,也是黄龙洞最先形成和最古老的大厅,还是国内已开放旅游洞穴中石笋最为发育的一个大厅。
底面积14000平方米,洞顶平均高度40米,现存有1705根石笋、石柱,其中高于1米的就有516根,石笋分布密度为0.12根/平方米。整个龙宫气势磅礴、粗犷宏伟,众多石笋似人似物,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如飞禽走兽,或如宫廷珍藏,或如巍巍雪松,或如火箭升空……
1992年,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的高级顾问桑塞尔来到龙宫时,曾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溶洞石笋最集中、神态最逼真的地方……黄龙洞不愧为世界溶洞奇观,实在太奇太妙了。”

在这样美丽的溶洞中,我们几次试着拍照,由于洞内灯光的关系,人物照就是拍不好。阿妹提建议:请黄龙洞摄影人员拍一张。
到了龙宫大厅不留影太可惜了,龙宫的龙椅咱也得坐一回呀。今天阿哥阿妹坐龙椅啦!
参观完龙宫大厅得返回去了,看着条镶嵌着灯光的之字形路,漂亮!顺着洞内台阶出宫,下台阶时两腿有点打颤哦。
出了黄龙洞,晚餐以后旅游大巴继续返回黄龙洞景区,观看大型土、苗歌舞表演“烟雨张家界”。(右图是“烟雨张家界”的广告画)

张家界的哈利路亚剧院。

舞台上的张家界雨景。

张家界雪景。





美丽的新娘。

猜新娘节目也可以说是“游戏”吧,观众上台猜中了,新娘就是你的了。今天我们旅游团的一位上海阿哥有幸当上了新郎!

颁发烟雨张家界“结婚证”。

当土家新郎不容易喔,得在新娘家免费服务三年,取得丈人、丈母娘的认可才能真正当上新郎。
晚上九点整,演出结束大巴送我们回宾馆。
第一天游了张家界两个景点,晚上还看歌舞演出,有点累,回到宾馆洗漱完毕倒头就睡着了。
照片手机拍摄(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