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靠岸,迎面就是高耸的两座大山,右边山上有条弯弯曲曲的山道,山道上满满的游客。
我们这些知青朋友,都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了,看到要爬这么高的山心里就打怵,我是想上去的。
站在一旁的田虎笑眯眯地问我:"冰花,上不上?“嘿,正中我下怀
。刚才我心里还在嘀咕,朋友们若没人愿意爬山,我一个人也要上去的,现在有田虎作伴,何乐不为?
走, 上去看悬棺崖墓去!
山高路陡,拉着崖石上的木栏杆,沿着石阶往上走。

我爬到半山腰回头看泸溪河,呵,好一幅大自然的山水画!

仙水岩崖墓群为古墓葬,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水崖墓群地处江西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境内。是我国现存崖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龙虎山的崖墓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上,岩脚下就是泸溪河,临水悬崖上布满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形成崖墓的基本原因。
由于龙虎山崖壁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一个迷,龙虎山崖墓因此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驾壑船,停棹几何年?”当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为了解开这个千古之谜,龙虎山管理局悬赏40万元,却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
田虎在拍摄崖墓。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下了山,赶紧到码头,摆渡到对岸看“升棺”表演。

中午12:00整表演“升棺”,时间未到,泸溪河上正在表演“鸬鹚捕鱼”。龙虎山的这个安排很恰当。





龙虎山“升棺”(当地人称“升棺”~"升官“之谐音),尽管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模拟表演,却一样的充满了惊险与艰辛。
12:00整,随着对岸的鞭炮声,”升棺“表演开始了:木船上的一只楠木棺材,披挂着红布被崖上的吊绳拉着徐徐上升。(导游告诉我们,表演的这口棺材,是崖壁上保存完好的楠木棺材),

崖壁上的山洞里已经 有工作人员在里面接应,另一个工作人员正在崖顶上下来。

我是站在河对岸用数码相机拍摄,仔细看还是能看清楚:崖口的”棺材“(有红布巾)已经升到洞口了。

当悬棺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绳索牵引,地面的人则大幅摇动绳索,借助悬棺在半空中左右摇晃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

据说这些表演者都是艺高胆大的药农,灵活的身躯攀上攀下驾轻就熟,但观看者还是为他们捏一把汗。
龙虎山的自然景观仙女岩,深藏于泸溪河畔曲径通幽处,坐北朝南,数十丈高,自然平和,毫不忸怩作态,被称为”大地之母,万物之灵“,是传说中生命诞生之地。
仙女岩完全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这一景观形象逼真,造型巨大,被中外游客称为”天下第一绝景“。

有母必有父,龙虎山又一奇景:”大地之父“。这是上午刚到龙虎山景区时导游介绍我们看的。
龙虎山能列入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其秀美多姿的丹霞地貌功不可没!丹霞地貌指不均匀胶结而形成的碎屑岩(砾岩和沙岩),受差异风化,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作用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达音山知青愉快地完成了在龙虎山整整一天的的旅行,步出仙女岩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