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路明”到新西兰儿子家探亲,发来博文《在奥克兰购物》。
我看“路明”博文中照片,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商场感觉没有什么特殊的。却对博文中的“二五市场”产生了兴趣,“二五”这词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有点“贬义”,细看,不然!
奥克兰的
“二五市场”是指每周二、五上午8点--下午1点左右,在固定的时间与地点,市民缴纳一定的摊位费,可以在这里设摊,这里的水果、蔬菜要比超市里的便宜一半还多。

借“路明”博文中“奥克兰二五市场”照片:

右边摊主是北京人,他的摊位较大,每天需缴纳40元管理费。

这摊主是位74岁的上海人,老公种菜,她卖菜,摊位小,每天只需交5元管理费。
读到这里,我感觉奥克兰的“二五市场”很人性化,既保护了小户农民和小商贩的利益,又让市民得实惠。
看到这里不由想到我们上海的菜市场,超市与标准化菜场价格贵,昨天我在菜场买了四只圆萝卜,再买三根大蒜,红烧萝卜放一些大蒜香哪!可谁知这三根还不及一般女性小手指粗的大蒜竟然要1.50元,我吃惊地问摊主:“大蒜多少钱一斤?”“10元。”前天买水芹菜,8元一斤,小青菜4元......好贵哪!现在的三口之家每天光吃蔬菜可能就得化二十来元钱,但是再贵我们也得每天吃菜呀
看了奥克兰的“二五市场”不由让我想起从前家门口街道边的小摊贩摆的摊位,同样的菜价格要比超市和标准化菜场便宜很多,也很受那些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家庭主妇的欢迎。
但从去年起,这些蔬菜水果的临时摊位都被取缔,奥克兰的“二五市场”管理办法,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借鉴?
前几天,我们菜场外面搭了一个棚子,棚子里摆满了哈密瓜,黄澄澄的很是诱人,我前去想购买,被棚子前的几个身穿“城管”服的工作人员拦住,告诉我:“不卖。”我明白了,这里是不允许乱设摊的。再看棚子里的哈密瓜摊主,无奈地看着我......第二天早晨我去菜场,看到棚子还在,摊主还是坐在里边,第三天也是这样.....第四天棚子不见了,围着哈密瓜棚子的城管员也都不见了,我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是怎么处理的?我想要是我们也有一个奥克兰那样的“二五市场”多好?
只要管理跟上去,卫生工作也是能搞好的,我插队的黑河市,早晨的菜市场就设在固定的大街上,一到上午9点,各摊主都自觉收摊,打扫卫生。摊主与市场管理人员共同打扫卫生,很快就恢复了街道的整洁,还真找不到刚才菜市场的模样了。
虽然乱设摊得到了根治,但晚上天黑以后,城管人员下班了,还会有一些小贩偷偷设摊,如果能够有个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应该也是一种好办法,既可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又给那些零星小贩一个正大光明的售货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