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变美了

标签:
家乡巨变 |
分类: 摄影图文 |
崇明岛是我的家乡,2岁时父母把我托付给外公外婆,我的童年是在崇明岛上度过的。
我记忆中的家乡:弯弯的小路,茂密的芦苇,金黄的稻田,你在河边走有时候还会有毛蟹爬到你脚上的来……
我记忆中的家乡: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外婆带我去看过海,岛上也有渔民出海捕鱼的,外婆家时常有黄鱼鱼干,凤尾鱼鱼干,记得外婆在烧饭的时候经常会蒸上一小碗。
崇明岛上的公路是六十年代才开始修建的,那个时候岛上的交通工具就是木头独轮车,一到下雨天,独轮车无法在泥路上推行了。记得那一次,我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暑假结束回时候,正赶上下雨,祖母请村里两个壮年汉子把我和妹妹背到南门港码头,十几里路呢,父母跟在后面走。
还有一次,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二表哥带着我和另外两个表哥(一个12岁,一个13岁)一起回崇明。下午的船,到了南门港码头,下船的人们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冲向汽车站,虽然是大卡车。我们四个孩子挤不过这些大人(许多人都是崇明农场围垦人),等我们四个走到汽车站,已经没有车了。怎么办?走!才十六岁的二表哥,带着我们走十几里路,渴了,就喝路边小河里的水,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休息休息,走到外婆家已经是半夜了。外公外婆已经睡觉,半夜里怎么听到外面有孩子的声音,起来一看是我们,大吃一惊。四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我才9岁,得知我们是从码头走回来的,外公外婆好一阵心疼......
我记忆中的家乡,田野里满是水稻,小麦与棉花,农民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年底分红没有几个钱……
大桥没有建造以前,由于交通的原因,崇明岛发展很慢,在上海十个郊县中是最落后的。
我长大了,对于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家乡——崇明岛,却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那一年,外婆病重,我回去照顾外婆三天三夜,轮船离开崇明码头时,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崇明岛,心情很是沉重,我想,以后外婆走了,崇明我也不会再来了。
果然这样,以后我很少回崇明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崇明岛上,发展生态岛,长江隧桥的建成,崇明岛开始变了。我家的祖屋由于徐根宝足球基地要修建一条公路而拆。外婆家的老宅也因为建生态岛而拆,但上海的表哥经过申请重建了一幢新宅。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崇明岛的“薰衣草庄园”,而且得知“薰衣草”就在徐根宝足球基地附近,那不就是我老家吗?
好几年没有回崇明去了,心里暗暗惊叹崇明岛的巨变,整个岛包围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鸟语花香。那年陪同母亲去看表哥新建的宅子,正好是春天,宅前宅后玉兰花盛开。听说我表姐的外婆家周围都是桂花树,到了秋天,香极了!
进入薰衣草庄园,再一次让我惊叹,好美呀!没想到,崇明岛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虽然薰衣草还有一周才到盛开期,但这庄园里的景点很有特色,有不枉此行的感觉!(发照片)

(说明:头一张老照片,是我外婆外婆和大舅、二舅家)
照片,图7,图9 路明拍摄,
其余均为“小米”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