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是真忙,虽然忙,我是忙得很快乐,只是惹得家里人有点不乐意了。
前些日子刚刚忙完大队知青参加聚会人数的统计工作,街道的任务又布置下来了。牵手舞蹈队13号排练,14号下午参加一个居委联欢。
15号上午,我们街道“牵手事务所”孙老师的电话,问我:“23号联欢想请你朗诵行吗?”“行!”我满口答应。于是中午12点半让我到街道和同演出的复旦大学吴老师见个面,吴老师擅长书画,他当场作画,我朗诵,要精确计算好时间,同时完成。这需要两人协作配合,接下来的任务是我和吴老师个人的练习与配合了。
一会儿,我们的志愿者吴文燕老师来了,和我一起去购买23号演出需要的服装,舞蹈“十送红军”需要有民族特点。于是我和吴老师先是找布店,现在上海市民很少自己做衣服,打的前往江湾镇,记忆中那里有一家布店,却不知现在是否还存在?到了江湾镇看到这家店依然在,我俩很兴奋,以为这里可以购买到我们需要的花布,可是进店一看,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布还真没有。我和吴老师只能转到街头卖床单的摊点,这里果然有我们需要的花布,我们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买下一块喜气洋洋,散发着民族味的“大红印花布",做15条。虽然拎着沉甸甸的花布,心里却很甜。
16号下午有空,得赶紧去妈妈那儿看看吗,妈妈听说我忙,很体贴的说:”下周你忙,我这儿就不要来了“。我说”再忙,一周半天的时间总能挤出来的“。妈妈住养老公寓,已经省了我不少的事,不少的心,再忙一周也得去陪她聊聊天,看望看望的。
16号陪家人去同济领取春节礼品,刚刚到家,忽然来了客人,是四十多年前的同事。我好惊讶,怎么会是你?她告诉我,”海丰围垦老战士“准备17号上午在南京路自助餐厅聚餐,已经联系到70人左右了。参加”海丰围垦“是上世纪75年的事情,四十多年过去了,居然他们还能找到我,很是感动。这些小知青,我管他们叫”小知青“,是因为他们比我要小好几岁,大多是74、75、76届的,那时候,他们一下乡正好海丰围垦的号角吹响,赶上了。一片芦苇荡,成了他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围垦四十万亩滩涂,十万民工,十分艰苦。
17号上午,我准时到达,已经有许多知青来了,四十多年没见了,他们依然能认识我,有叫我”老姐“的,有叫我小朱的。那时我二十多岁,他们才十七八岁。人来的越来越多,大概超出了70人。这次的聚会形式我感觉挺新颖的,他们把南京路一家自助餐厅包下来,每人38元自助餐费,从上午10:30——下午1:30,直到去“新世纪广场”拍集体照,整整三个时,简单快乐。
18号,11月初从黑龙江来上海玩的小娟和秀芳把俄罗斯奶粉和俄罗斯糖托运到爱辉城关二队的三哥那儿了,三哥明天上午把给我们队知青的那些份儿送我家来。
20号中午,街道请我们"牵手舞蹈队员”小酌,下午搞娱乐活动,发演出服“大红花裤子”。
21号下午街道”老龄委搞联欢活动,我们得去表演两个舞蹈。
23号是我们“牵手事务所”自己的联欢活动,当然有我们的节目了。
24安排我们队知青来我家取黑龙江客人赠送的礼品,福英和福斌正好顺便排练一下知青大聚会时的朗诵。
31号是我们黑龙江一个大队知青的迎新大联欢。
下面发几张今天聚会活动的照片:






这张不是集体照,是随拍的。
加载中,请稍候......